云冈石窟方塔是什么来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3:33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2:15

云冈石窟雕刻中的佛经故事画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本生故事;本行故事和图解*、经义故事画。这些故事画的雕刻,其思想多与禅修有关,既增加了石窟中的佛教内容,又使当时流行的“六度”修行的佛教思想得以完善,为云冈石窟增添了异彩。

1、本生故事

“本生故事”即佛本生经的故事。佛教的轮回说,使信徒们认为像释迦牟尼这样的圣者,其来历必定不凡,在降生之前一定经过了许多世积善果,于是把古印度的许多民间寓言和传说故事中的主角,附会在释迦牟尼身上,而说成是佛的前生。“本生”也叫“本缘”就是指释迦牟尼的前身善行。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则解释为:

“本生云何?谓诸经中,宣说过去所经生事。如熊、鹿等诸本生经。如佛因提婆达多,说五百本生事等”。可见佛本生故事至少有五百之多。

佛本生故事在汉译佛经中,主要有《六度集经》、《贤愚经》、《杂宝藏经》、《撰集百缘经》、《菩萨本缘经》等。这些经书内皆记述了关于菩萨为求佛道而修行的各种故事。

在云冈石窟中,本生故事的雕刻数量不多,再加上风化的原因,所存内容更是有限。现存较为完整的是雕刻在第9窟前室的六幅和第1窟的两幅“子行孝”故事。它是以连环画形式出现,择其经典的主要部分,简洁而凝炼地利用小幅画面,突出故事的主题。据佛经记载:迦夷国中有盲父母,生一子名子,“至孝仁慈,奉行十善”。成年后随父母入山修行,结草庐自居,采野果汲流泉以供饮食。一天,迦夷国王入山狩猎,沿溪追赶群鹿。时逢 子披鹿皮衣在溪边汲水,国王拨箭射鹿,误中 子。 子大呼:“一箭杀三道人!”国王闻声来看 子,倾诉山中修行二十年经过。国王悔恨自责。随即入山至盲父母处,告知 子被射经过,并引盲父母至 子处。盲父见子已死,伏尸恸哭,痛不欲生。由于 子孝顺父母,感动天地,天神以药灌 子口中,毒箭自拨,生命复活。从此,国王视子如兄弟,敬盲夫妇如父母。由于故事内容较长,况且雕刻又不同于绘画,古代艺术家们在雕刻中充分利用雕塑语言,选择了佛经中最具故事性的片断,生动地反映出了故事的主题,点明了封建社会“忠君孝亲”的思想。云冈石窟中现存该浮雕画八幅,(1)子孝敬父母之叙录。(第9窟前室西壁下层南侧);(2)随父母入山修道(第9窟前室西壁下层);(3)山中与兽为群(第9窟前室西壁);(4)迦夷国王离宫入山田猎(第1窟东壁);(5)子被国王拉弓误射(第1窟前室北壁);(6)盲父母闻子死呼天怆地(第9窟前室北壁);(7)国王在子父母前忏悔(第9窟前室北壁);(8)国王带子父母去儿子身边(第9窟前室北壁东侧)。这些画面通过人物、动物、树木、山峦等景物的刻划,表现出了每一情节的特定环境,使故事内容依序发展,虽没有全部描述,但也没有脱离主题。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考证,在云冈石窟还雕有定光佛本生、慕魄太子本生,因年代久远石窟漫漶不清,现难以辨识。

2、本行故事

佛“本行故事”,又称佛传故事。讲的是释迦牟尼从诞生、出家修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菩提树下成正觉,继而进行传教活动,直至八十岁时在拘尸那城附近的双婆罗树下涅 。为释迦牟尼一生的经历。佛本行故事的表现形式,与佛教重视修行有关。在佛教中,无论是大乘还是小乘,都重视“累世修行”,尤其是在“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的诱导下,深受愚弄的人们力求在精神上得到解脱以达到“成一切种智”的佛。而佛本行故事的雕刻正好起到了形象教育的作用。
在云冈石窟中,佛本行故事的雕刻不少,但大都是以单幅画面出现,只有第6窟的故事较为完整。

云冈第6窟,平面呈方形,中心为一塔柱,在洞窟的四壁和塔柱上以浮雕方形连环画形式,集中雕刻了大量的佛传故事。现存较完整的仍有33幅之多。由于西壁风化严重,内容难以辨识。东、南两壁现保存的画面有,太子较艺,宫中嬉戏,请求出游,出游四门,耶输陀罗入梦,逾城出家,入山求道等。在中心塔柱大龛的左、右又浮雕出树下诞生,九龙灌顶等场面。实为云冈石窟中内容较丰富的一套佛传故事。

3、反映佛经内容的故事画

云冈石窟中的佛经故事雕刻主要取材于《杂宝藏经》《六度集经》《贤愚经》。但表现最多的是《妙法莲花经》和《维摩诘所说经》的内容。

这两部经的特点是由故事作比喻,易于用形象来表达。所反映出佛教中的“空”“无”道理,又是其它“般若”各经中所表达不到的。佛教中“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的学说正是出自于《法华经》,所以云冈石窟造像中多采用这两部经的内容。以形象化了的形式进行表现,对于宣传佛教教义来说,其作用比文字宣传更为普遍和广泛。

《妙法连花经》在云冈石窟中,表现最多的造像是《见宝塔品》的释迦、多宝像(在石窟中一龛内并坐二佛皆为此类造像),至今仍保存有近385幅较为完整的画面。《序品》中妙光菩萨和日、月灯明佛像(第7窟后室北壁上层大龛内即为此题材);《从地涌出品》中的释迦牟尼和弥勒菩萨像(龛内佛向一般均为释迦像,而呈交脚状的菩萨装像均被认为是弥勒菩萨),还有八部*等。

《维摩诘所说经》表现最多的是《问疾品》中的文殊师利菩萨与维摩诘说法像(第7窟南壁拱门两侧),至今仍保存有25幅故事画面;《菩萨行品》中维摩诘与文殊师利共见释迦像(第6窟南壁拱门上部);《观众生品》中天女与舍利弗幻化像(第6窟上层);《香积佛品》中维摩诘,文殊师利和正中幻化菩萨像(第14窟西壁)等。

此外,还有部分因缘故事画的雕刻,如“二比丘出家缘”“鬼子母失子因缘”等,其数量有限,在石窟中一般不太明显,且为数极少,只有在第11窟、第35窟,第38窟见到几例,实为石窟雕刻中的箍品。

云冈石窟佛经故事画的雕刻内容较为丰富,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能一一列举,故简列下表示意。

A、本行故事
序号题 材数量位 置
1 六牙象投胎 第31窟南壁、第35窟北壁、第37窟东壁、第38窟北壁、
2净饭王夫妇 第6窟中心塔柱
3树下神像 第6窟中心塔柱
4祝贺王后 第6窟中心塔柱
5国王与王妃 第6窟中心塔柱
6树下诞生 第6窟中心塔柱、第37窟东壁、第41窟北壁、
7七步莲花 第6窟中心塔柱、第41窟北壁、
8九龙灌顶 第6窟中心塔柱、第37窟东壁
9骑象入城 第6窟中心塔柱
10阿私陀占相 第6窟中心塔柱
11净饭王与王后 第6窟中心塔柱
12建三时殿 第6窟中心塔柱
13太子乘象 第6窟中心塔柱
14净饭王夫妇教子 第6窟中心塔柱
15商主奉食 第8窟后室东壁下层、第12窟后室南壁、第37窟东壁、西壁、
16太子较艺 第2窟东壁北部、第6窟东壁、第37窟西南角
17宫中嬉戏 第6窟东壁、
18乔成如听法 第7窟后室西壁下层
19父子对话 第6窟东壁、第30窟南壁
20出游四门 第6窟东壁(四幅)、第10窟后室南壁、
21惊见三梦 第6窟南壁、第37窟北壁
22逾城出家 第28窟西壁、第31窟南壁、第35窟西壁、第38窟北壁、第41窟北壁
23白马吻足 第6窟明窗西壁、第28窟西壁、第30窟南壁、第41窟北壁、
24山中访道 第6窟南壁(二幅)
25鹿野苑说法
第6窟东壁中层、第12窟前室北壁、第29窟明窗东侧、第37窟东壁、第38窟西壁、第39窟塔柱西侧
26降伏火龙 第7窟后室西壁下层、第12窟前室西壁、第31窟南壁、第35窟南壁、第38窟南壁、
27降魔成道
第6窟西壁、第8窟后室东壁下层、第10窟后室明窗西侧、第12窟前室东壁、第30窟面壁(残)、第31窟南壁、第35窟南壁、第38窟西壁
28掷象成坑 第37窟西壁
29三道宝阶 第38窟南壁
30雕鹫怖阿难 第38窟南壁
31四天王捧钵 第8窟后室东壁下层、第12窟前室北壁
32涅 像 第11窟西壁上层、第35窟东壁、第38窟北壁、

B、本生故事
序号题 材数量位 置
1 子本生 第1窟东壁(两幅)、第9窟前室西壁及北壁(6幅)
2慕魄太子本生 第7窟前室东壁
3儒童本生 第10窟前室东壁、第12窟前室东壁、第34窟西壁、第35窟西壁、第38窟东壁、
4兔王本生 第7窟前室东壁

C、因缘故事、佛经故事
序号题 材数量位 置
1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第1窟门拱两侧、第2窟门拱两侧(残)、第5窟南壁西侧、南壁东侧、第7窟后室南壁门拱两侧、第24窟东壁、第29窟南壁东侧、第37窟南壁明窗两侧、
2维摩诘经·香积品 第14窟西壁
3维摩诘经·菩萨行品 第6窟南壁
4忉利天宫 第9窟前室列柱顶部、第10窟前室顶部
5罗 罗父子相认 第9窟前室西壁、第19窟西南角、第34窟西壁、第38窟北壁、东壁、
6鬼子母失子因缘 第9窟后室南壁西侧、
7尼乾子投火因缘 第9窟后室南壁西侧
8八天次第问法因缘(十六大菩萨) 第9窟后室南壁西侧
9二兄弟出家因缘 第9窟后室南壁东侧
10天女华盖供养因 第9窟后室南壁东侧
11父闻子得道欢喜得生天缘 第9窟后室南壁东侧
12燃灯供养 第10窟前室东壁
13妇女厌欲出家因缘 第10窟后室东壁
14大光明王发道心因缘 第10窟后室南壁
15吉利鸟因缘 第10窟后室南壁
16悉达多乘象劝化缘 第10窟门拱西侧
17难陀出家因缘 第10窟前室北壁、第25窟南壁西侧、
18阿输迦施土缘
第12窟前室西壁、第18窟南壁西侧、第29窟南壁东侧、第33窟西壁、第34窟东壁、第38窟东壁、
19婆薮仙因缘 第9窟前室明窗、第12窟前室西壁
20护明菩萨跨象 第31窟南壁
21弥勒兜率天宫说法 第38窟西壁
22梵天请法六事品 第7窟前室东壁(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2:16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云冈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 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冈石窟(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2:16

对这个云考试夫的荒唐还不太了解,嗯,我发给历史老师详细的问一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2:17

这一个石窟他好像是清朝建的,非常的有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