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有多少种版本?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4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5:09

按照《三国演义》版本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分类。学术界一般把其版本分为四大类:

1,通俗演义版本类

2,志传版本类

3,批评版本类

4,毛氏版本类 

在《三国志演义》的众多版本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嘉靖本和毛宗岗本。

嘉靖本,因其卷首附有明嘉靖壬午元年(1522)修髯子(张尚德)引言而得名。又因其卷首另附有弘治甲寅七年(1494)庸愚子(蒋大器)序文,遂被一些人称作弘治本;更有人以此臆测,以为在嘉靖本之前,还刊刻过更早的弘治本。

不过,从现存的资料看,并不见弘治本的称呼;况且弘治甲寅距嘉靖壬午仅二十八年,倘弘治本流行,则明后期涌现的大量刊本理应把它作为翻刻的祖本,但事实并非如此。

郑振铎先生在1929年发表《三国志演义的演化》一文,认为嘉靖元年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早、最善、最接近罗贯中原作面貌的版本,后来的诸本皆源于此本。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学术界几乎已成定论,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研讨的。嘉靖本的一条注释就有力地说明在此本之前确曾存在一种或数种版本。

嘉靖本第12卷第九则《张永年反难扬修》写了这样一件事:刘璋的说客张松谓《孟德新书》乃战国无名氏所作。曹操闻知,不禁诧异:“莫非古人与吾暗合欤?”遂下令“扯碎其书烧之”。紧跟着这段正文的下面还有一条注释:“柴世宗时方刊板。旧本‘书’作‘板’,差矣”。

显然,嘉靖本之前,尚存在过一种或数种“旧本”,且旧本的文字与嘉靖本并不完全相同,否则,就不会有“旧本‘书’作‘板’”的话了。

《三国志通俗演义》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明嘉靖元年(1522)序刊大字本。黑口,无图。半叶九行,行十七字。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兰州均有藏。日本文求堂主人藏残本,缺第一本;日本德富苏峰藏残本,存七、八两卷。(嘉靖本)

新刻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十二卷二百四十则,明万历辛卯(1591)金陵万卷楼周曰校刊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明书林周曰校刊行”。有庸愚子序,修髯子引(无章)。

封面上方有周曰校识语。精图,二百四十叶,左右有题句,记绘刻人姓名曰“上元泉水王希尧写”,“白下魏少峰刻”。半叶十三行,行二十六字。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日本内阁文库蓬左文库藏覆本,插图无刻工姓名。(周曰校本)

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二十卷二百四十则,明万历壬辰二十年(1592),闽书林双峰堂余象斗刊本。上评中图下文。半叶十六行,行二十七字。稍异旧本的是,此书增加批评及诗。所评者为事实,不涉文字;诗为周静轩作。(余象斗本)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二十四卷百二十回,明末建阳吴观明刊本。精图百二十叶,有“书林刘素明全刻像”字样。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有眉批总评。首秃子(李贽)序、缪尊素序、无名氏序、读三国史答问、宗寮姓氏、目录。合二则为一回,并取前后二则标题作每回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蓬左文库均有藏。(吴观明本)

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二十卷百二十回,明末刊本。题“景陵钟惺伯敬父批评”,“长洲陈仁锡明卿父较阅”。无图。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六字。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钟伯敬本)

李笠翁批阅《三国志》二十四卷百二十回,清初芥子园刊本。图百二十叶。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藏。(芥子园本)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历史意义

《三国演义》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

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 

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侍卫被擢拔为荆州将军,家人皆大喜祝贺,唯此人不乐反哭,众人奇怪,问原因,此人答道:荆州这地方,连关公关爷爷尚且守不住,现在派我去,明明是害我呀!

这则载录于《竹叶亭杂记》中的趣闻,不正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三国演义》对后人精神世界影响之深么,都已经让这位老兄拎不清文学与现实了。 

《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罗贯中所著长篇小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5:09

《三国演义》的版本包括明代刻本有二十七种。
元末明初产生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定本,清初,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毛纶、毛宗岗父子在罗贯中写定本的基础上加以修订,使其更加合理完整顺畅,《三国演义》就此定型,我们今天看到的普及本,就是“毛批”《三国演义》,所谓“罗贯中的《演义》原书”只供专家学者做研究用,我们看不见,其实也没必要看——如果您不想在这方面作专门深入研究的话。
下面是《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
  1、三国志通俗演义,22卷,240则。明弘治甲寅(1494年)序,嘉靖壬午(1522年)刊刻。首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这是迤今发现的最早版本。现北京图书馆藏足本,日本文求堂主人藏缺第一本,商务印书馆藏七册残本,并有影印本。
  2、(新刻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12卷,240则。明万历辛卯(19年)金陵周曰校勘本。版心下题“仁寿堂刊”,现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3、(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12卷,240则。明夏振宇刊本,版心上题“官板三国传”。
  4、(新镌校正京本大字音释圈点)三国志演义,12卷,240则。明郑以祯刊本,封面题“李卓吾先生评释圈点三国志,金陵国学原版,宝善堂梓”。
  5、(古今演义)三国志12卷
  6、(新锓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20卷,明闽书林刘龙田刊本。存日本日光晃山慈眼堂;日本盐谷温藏本缺卷4-7。
  7、(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20卷,240则。明万历壬辰(20年)余氏双峰堂刊本,存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牛津大学图书馆。
  8、(新刊校正演义全像)三国志传评林,20卷。明万历年间余象斗刊本。存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9、(新刻京本按鉴考订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20卷,240段。明天启间闽芝城潭邑黄正莆刊本,存北京图书馆。
  10、(新刻京本补遗通俗演义)三国全传,20卷。明万历丙申书林熊清波刊本,存北京图书馆,日本德富苏峰成篑堂。
  11、(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20卷,240则。明万历庚戍(38年)闽建杨起元闽斋刻本。存日本内阁文库。
  12、(新锲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20卷。明万历辛亥(30年)闽书林郑世容刊本,存日本京都帝国大学。
  13、(新锲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20卷。明万历年间笈邮斋刊本,存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
  14、(新刻按鉴演义全像)三国英雄志传,20卷,240则。明闽书林杨美生刊本。
  15、(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20卷,240则。又题(新锲官板全像音释旁训演义)三国志传。明刊本,版心题:古临冲怀朱鼎臣辑。
  16、(钟伯敬先生评)三国志传,20卷。明刊本。
  17、(天德堂刊本李卓吾先生评)三国志,20卷,240则。天德堂为明书肆。未见,日本宝历甲戎《船载书目》著录此本。
  18、三国志,20卷,240回。明崇祯年间雄飞馆合刻《英雄谱》本,下层为《三国志》,上层为《水浒传》。
  19、(李卓吾批)三国志传,20卷,240则。烟水散人编次本,清初啸花轩刊本。
  20、(新刻按鉴演义京本)三国英雄志传,6卷,240则。清三余堂覆明本,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21、(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不分卷。明建阳吴观明刊本,存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蓬左文库。此本并二则为一回,目录每回二句,即取上下二节标题。唯正文回数仍以一句为题,其下题则夹于正文之内,仍与旧本分则者同。
  22、(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真本,120回,不分卷。吴郡宝翰楼刊本。
  23、(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不分卷。明吴郡绿荫堂刊本。
  24、(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清吴郡藜光楼楠槐堂刊本。
  25、(李笠翁批阅)三国志,24卷,120回。又名(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
  26、三国志,24卷,120回。清遗香堂刊本。
  27、毛宗岗评三国演义,60卷,120回。康熙刊本,首题“顺治甲申(元年)金圣叹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5:10

目前观点是《三国演义》有三大版本体系,其中毛本为目前比较流行的版本。
【正文】
《三国演义》问世以后不久,就出现了"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盛况。嘉靖元年(1522年),出现了最早的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此后,各种各样的刻本层出不穷,历数百年而不衰,直到今天,我们知道的明代刻本还有二十多种,清代刻本还有七十多种。可以说,《三国》版本之多,在古代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
在这么多的《三国》版本中,有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将众多的版本加以分类。从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系统:
1.《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除了上面提到的嘉靖元年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元年本")之外,还包括万历十九年(1591年)金陵周曰校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周曰校本")和夏振宇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简称"夏振宇本")等等。
2.《三国志传》系统。包括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阳叶逢春刊本《三国志传》(简称"叶逢春本")、万历二十年(1592年)余象斗刊本《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 传》(简称"余象斗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联辉堂刊本《新锲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联辉堂本")、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杨春元刊本《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杨春元本")、《新刻汤学士校正古本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简称"汤宾尹本")等等。
3. 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志演义》(简称"毛本")系统。毛本原名《四大奇书第一种 》,后来又被称为《第一才子书》。现存的七十多种清代《三国》刻本,绝大部分属于毛本系统。
此外,还有几种处于过渡形态的版本,最有代表性的是《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卓吾评本")。它来源于"周曰校本"或"夏振宇本",又是毛本的版本基础。
在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三国演义》最重要的版本有:"嘉靖元年本"、"周曰 校本"、"夏振宇本"、"三国志传"、"李卓吾评本"、"毛本"。
五四以后,新式的标点排印本逐渐出现。建国以来,最流行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它以毛本为基础,删去毛氏的评语,纠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并加上少量注释,成为一个较好的通行本。但是,由于受过去的研究水平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技术性错误",包括人物错误、地理错误、职官错误、历法错误和其它类型的错误。尽管如此,它迄今仍是发行量最大的版本。
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出版社都出版了《三国演义》排印本。不过,真正经过认真整理, 具有学术价值的版本只是一部分。读者不妨注意以下几种:
1.《新校注本三国演义》:吴小林校注,陈迩冬审订,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4月第一版。它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校勘,改正了一些错误,新增大量注释,更加便于一般读者阅读。
2.《校理本三国演义》:沈伯俊校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 ,1995年9月第六次印刷。它以毛本为基础,删去毛评,着重校正书中大量存在的"技术性错误",并以《校理一览表》的形式,依次列出"技术性错误",指出错误所在,提出校正意见,说明校正依据;同时,针对读者不知道或似是而非之处进行注释,深入浅出,给人以新知。此本学术价值较高,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迄今最好的整理本。
3.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沈伯俊整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它对毛本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纠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并对有关毛本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了系统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沈伯俊整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 年5月第一版,1998年10月第二版。它是嘉靖本问世以来的第一个富于学术意义的整理本,校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并作了简明扼要的注释。此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助于澄清若干流行已久的错误认识,对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都颇有益处。
5.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沈伯俊、李烨校注,巴蜀书社19 93年11月第一版。它是"李卓吾评本"的第一个有研究基础的整理本,校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作了比较详细的注释,并对"李卓吾评本"的真伪、来源、特色和贡献作了全面论述,具有 较高的学术价值。
6.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点校本:刘敬圻、关四平点校,北方文艺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它是"周曰校本"的第一个标点排印本,点校者以"存真"为主要原则,基本上保持了正文的原貌。由于"周曰校本"比嘉靖本增加了一些情节,而原书难以看到,此本颇有学术价值。
此外,李灵年、王长友整理的《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黄山书社出版)、萧欣桥点校的《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也都很有参考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5:10

版本很多,主要以明嘉靖壬午本(“罗本”)、清康熙毛宗岗本(“毛本”)为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5:11

原著就一个版本,国内电视剧有2个版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5:09

按照《三国演义》版本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分类。学术界一般把其版本分为四大类:

1,通俗演义版本类

2,志传版本类

3,批评版本类

4,毛氏版本类 

在《三国志演义》的众多版本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嘉靖本和毛宗岗本。

嘉靖本,因其卷首附有明嘉靖壬午元年(1522)修髯子(张尚德)引言而得名。又因其卷首另附有弘治甲寅七年(1494)庸愚子(蒋大器)序文,遂被一些人称作弘治本;更有人以此臆测,以为在嘉靖本之前,还刊刻过更早的弘治本。

不过,从现存的资料看,并不见弘治本的称呼;况且弘治甲寅距嘉靖壬午仅二十八年,倘弘治本流行,则明后期涌现的大量刊本理应把它作为翻刻的祖本,但事实并非如此。

郑振铎先生在1929年发表《三国志演义的演化》一文,认为嘉靖元年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最早、最善、最接近罗贯中原作面貌的版本,后来的诸本皆源于此本。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学术界几乎已成定论,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研讨的。嘉靖本的一条注释就有力地说明在此本之前确曾存在一种或数种版本。

嘉靖本第12卷第九则《张永年反难扬修》写了这样一件事:刘璋的说客张松谓《孟德新书》乃战国无名氏所作。曹操闻知,不禁诧异:“莫非古人与吾暗合欤?”遂下令“扯碎其书烧之”。紧跟着这段正文的下面还有一条注释:“柴世宗时方刊板。旧本‘书’作‘板’,差矣”。

显然,嘉靖本之前,尚存在过一种或数种“旧本”,且旧本的文字与嘉靖本并不完全相同,否则,就不会有“旧本‘书’作‘板’”的话了。

《三国志通俗演义》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明嘉靖元年(1522)序刊大字本。黑口,无图。半叶九行,行十七字。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兰州均有藏。日本文求堂主人藏残本,缺第一本;日本德富苏峰藏残本,存七、八两卷。(嘉靖本)

新刻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十二卷二百四十则,明万历辛卯(1591)金陵万卷楼周曰校刊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明书林周曰校刊行”。有庸愚子序,修髯子引(无章)。

封面上方有周曰校识语。精图,二百四十叶,左右有题句,记绘刻人姓名曰“上元泉水王希尧写”,“白下魏少峰刻”。半叶十三行,行二十六字。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日本内阁文库蓬左文库藏覆本,插图无刻工姓名。(周曰校本)

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二十卷二百四十则,明万历壬辰二十年(1592),闽书林双峰堂余象斗刊本。上评中图下文。半叶十六行,行二十七字。稍异旧本的是,此书增加批评及诗。所评者为事实,不涉文字;诗为周静轩作。(余象斗本)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二十四卷百二十回,明末建阳吴观明刊本。精图百二十叶,有“书林刘素明全刻像”字样。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有眉批总评。首秃子(李贽)序、缪尊素序、无名氏序、读三国史答问、宗寮姓氏、目录。合二则为一回,并取前后二则标题作每回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蓬左文库均有藏。(吴观明本)

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二十卷百二十回,明末刊本。题“景陵钟惺伯敬父批评”,“长洲陈仁锡明卿父较阅”。无图。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六字。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钟伯敬本)

李笠翁批阅《三国志》二十四卷百二十回,清初芥子园刊本。图百二十叶。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图书馆藏。(芥子园本)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历史意义

《三国演义》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

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 

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侍卫被擢拔为荆州将军,家人皆大喜祝贺,唯此人不乐反哭,众人奇怪,问原因,此人答道:荆州这地方,连关公关爷爷尚且守不住,现在派我去,明明是害我呀!

这则载录于《竹叶亭杂记》中的趣闻,不正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三国演义》对后人精神世界影响之深么,都已经让这位老兄拎不清文学与现实了。 

《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罗贯中所著长篇小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5:09

《三国演义》的版本包括明代刻本有二十七种。
元末明初产生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定本,清初,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毛纶、毛宗岗父子在罗贯中写定本的基础上加以修订,使其更加合理完整顺畅,《三国演义》就此定型,我们今天看到的普及本,就是“毛批”《三国演义》,所谓“罗贯中的《演义》原书”只供专家学者做研究用,我们看不见,其实也没必要看——如果您不想在这方面作专门深入研究的话。
下面是《三国演义》的各种版本:
  1、三国志通俗演义,22卷,240则。明弘治甲寅(1494年)序,嘉靖壬午(1522年)刊刻。首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这是迤今发现的最早版本。现北京图书馆藏足本,日本文求堂主人藏缺第一本,商务印书馆藏七册残本,并有影印本。
  2、(新刻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12卷,240则。明万历辛卯(19年)金陵周曰校勘本。版心下题“仁寿堂刊”,现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3、(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12卷,240则。明夏振宇刊本,版心上题“官板三国传”。
  4、(新镌校正京本大字音释圈点)三国志演义,12卷,240则。明郑以祯刊本,封面题“李卓吾先生评释圈点三国志,金陵国学原版,宝善堂梓”。
  5、(古今演义)三国志12卷
  6、(新锓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20卷,明闽书林刘龙田刊本。存日本日光晃山慈眼堂;日本盐谷温藏本缺卷4-7。
  7、(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20卷,240则。明万历壬辰(20年)余氏双峰堂刊本,存英国不列颠博物馆,牛津大学图书馆。
  8、(新刊校正演义全像)三国志传评林,20卷。明万历年间余象斗刊本。存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
  9、(新刻京本按鉴考订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20卷,240段。明天启间闽芝城潭邑黄正莆刊本,存北京图书馆。
  10、(新刻京本补遗通俗演义)三国全传,20卷。明万历丙申书林熊清波刊本,存北京图书馆,日本德富苏峰成篑堂。
  11、(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20卷,240则。明万历庚戍(38年)闽建杨起元闽斋刻本。存日本内阁文库。
  12、(新锲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20卷。明万历辛亥(30年)闽书林郑世容刊本,存日本京都帝国大学。
  13、(新锲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20卷。明万历年间笈邮斋刊本,存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
  14、(新刻按鉴演义全像)三国英雄志传,20卷,240则。明闽书林杨美生刊本。
  15、(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20卷,240则。又题(新锲官板全像音释旁训演义)三国志传。明刊本,版心题:古临冲怀朱鼎臣辑。
  16、(钟伯敬先生评)三国志传,20卷。明刊本。
  17、(天德堂刊本李卓吾先生评)三国志,20卷,240则。天德堂为明书肆。未见,日本宝历甲戎《船载书目》著录此本。
  18、三国志,20卷,240回。明崇祯年间雄飞馆合刻《英雄谱》本,下层为《三国志》,上层为《水浒传》。
  19、(李卓吾批)三国志传,20卷,240则。烟水散人编次本,清初啸花轩刊本。
  20、(新刻按鉴演义京本)三国英雄志传,6卷,240则。清三余堂覆明本,存北京大学图书馆。
  21、(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不分卷。明建阳吴观明刊本,存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蓬左文库。此本并二则为一回,目录每回二句,即取上下二节标题。唯正文回数仍以一句为题,其下题则夹于正文之内,仍与旧本分则者同。
  22、(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真本,120回,不分卷。吴郡宝翰楼刊本。
  23、(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不分卷。明吴郡绿荫堂刊本。
  24、(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清吴郡藜光楼楠槐堂刊本。
  25、(李笠翁批阅)三国志,24卷,120回。又名(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
  26、三国志,24卷,120回。清遗香堂刊本。
  27、毛宗岗评三国演义,60卷,120回。康熙刊本,首题“顺治甲申(元年)金圣叹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5:10

目前观点是《三国演义》有三大版本体系,其中毛本为目前比较流行的版本。
【正文】
《三国演义》问世以后不久,就出现了"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盛况。嘉靖元年(1522年),出现了最早的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此后,各种各样的刻本层出不穷,历数百年而不衰,直到今天,我们知道的明代刻本还有二十多种,清代刻本还有七十多种。可以说,《三国》版本之多,在古代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
在这么多的《三国》版本中,有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将众多的版本加以分类。从版本形态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系统:
1.《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除了上面提到的嘉靖元年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嘉靖元年本")之外,还包括万历十九年(1591年)金陵周曰校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周曰校本")和夏振宇刊本《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传通俗演义》(简称"夏振宇本")等等。
2.《三国志传》系统。包括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阳叶逢春刊本《三国志传》(简称"叶逢春本")、万历二十年(1592年)余象斗刊本《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 传》(简称"余象斗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联辉堂刊本《新锲京本校正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联辉堂本")、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杨春元刊本《重刻京本通俗演义按鉴三国志传》(简称"杨春元本")、《新刻汤学士校正古本按鉴演义全像通俗三国志传》(简称"汤宾尹本")等等。
3. 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志演义》(简称"毛本")系统。毛本原名《四大奇书第一种 》,后来又被称为《第一才子书》。现存的七十多种清代《三国》刻本,绝大部分属于毛本系统。
此外,还有几种处于过渡形态的版本,最有代表性的是《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简称"李卓吾评本")。它来源于"周曰校本"或"夏振宇本",又是毛本的版本基础。
在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三国演义》最重要的版本有:"嘉靖元年本"、"周曰 校本"、"夏振宇本"、"三国志传"、"李卓吾评本"、"毛本"。
五四以后,新式的标点排印本逐渐出现。建国以来,最流行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它以毛本为基础,删去毛氏的评语,纠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并加上少量注释,成为一个较好的通行本。但是,由于受过去的研究水平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中仍然存在着很多"技术性错误",包括人物错误、地理错误、职官错误、历法错误和其它类型的错误。尽管如此,它迄今仍是发行量最大的版本。
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出版社都出版了《三国演义》排印本。不过,真正经过认真整理, 具有学术价值的版本只是一部分。读者不妨注意以下几种:
1.《新校注本三国演义》:吴小林校注,陈迩冬审订,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4月第一版。它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校勘,改正了一些错误,新增大量注释,更加便于一般读者阅读。
2.《校理本三国演义》:沈伯俊校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 ,1995年9月第六次印刷。它以毛本为基础,删去毛评,着重校正书中大量存在的"技术性错误",并以《校理一览表》的形式,依次列出"技术性错误",指出错误所在,提出校正意见,说明校正依据;同时,针对读者不知道或似是而非之处进行注释,深入浅出,给人以新知。此本学术价值较高,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迄今最好的整理本。
3.毛本《三国演义》整理本:沈伯俊整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它对毛本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整理,纠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并对有关毛本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了系统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整理本:沈伯俊整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 年5月第一版,1998年10月第二版。它是嘉靖本问世以来的第一个富于学术意义的整理本,校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并作了简明扼要的注释。此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助于澄清若干流行已久的错误认识,对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都颇有益处。
5. 《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整理本:沈伯俊、李烨校注,巴蜀书社19 93年11月第一版。它是"李卓吾评本"的第一个有研究基础的整理本,校正了其中的大量"技术性错误",作了比较详细的注释,并对"李卓吾评本"的真伪、来源、特色和贡献作了全面论述,具有 较高的学术价值。
6.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点校本:刘敬圻、关四平点校,北方文艺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它是"周曰校本"的第一个标点排印本,点校者以"存真"为主要原则,基本上保持了正文的原貌。由于"周曰校本"比嘉靖本增加了一些情节,而原书难以看到,此本颇有学术价值。
此外,李灵年、王长友整理的《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黄山书社出版)、萧欣桥点校的《李笠翁批阅三国志》(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也都很有参考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5:10

版本很多,主要以明嘉靖壬午本(“罗本”)、清康熙毛宗岗本(“毛本”)为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6 15:11

原著就一个版本,国内电视剧有2个版本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