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0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8:07
三个丈夫:卫仲道、匈奴左贤王、董祀。
1、卫仲道
蔡文姬的第一个丈夫,生于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因为他很早就去世了,也没有留下孩子,所以他死后蔡文姬就回到自己家里了。
2、匈奴左贤王
南匈奴的首领,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南匈奴趁机叛乱劫掠,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3、董祀
蔡文姬的最后一个丈夫,因为曹操向来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交情好,痛心他没有后人,就派使者用金银宝玉把她从匈奴赎回来,重新嫁给董祀。
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
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
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
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关于蔡文姬第二任丈夫的争议:
关于蔡琰在北方是否嫁于左贤王历来有不一样的看法:据《后汉书》记载,蔡琰是“没于”左贤王,而不是“嫁于”左贤王,而且一般匈奴王的妻子都被称为“阏氏”,但是蔡琰在北方二十年,没有这个称号,所以认为蔡琰与左贤王并不是夫妻关系;
但另一种说法认为,曹操赎回蔡琰花费了非常大的价钱,远远超过了普通奴隶的价格,可以看出蔡琰在匈奴那边的地位也不低。一些文艺作品像京剧等就将蔡文姬写成左贤王的王妃。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仍存争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8:08
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父亲死于狱中,文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二十三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08:08
蔡文姬,名蔡琰,字文姬,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女诗人。陈留围(今河南杞县南)人。其父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悲愤诗》是蔡文姬和董把婚后所作,她在诗中饱含血泪叙述了长期痛苦的经历。这首诗可贵之处,不仅写了个人的遭遇,也写出了广大人民的苦难,是对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揭露和控诉。
文姬亦擅长书法,其文笔宋刻《淳化阁帖》有收录。
蔡文姬生于公元174年,死于何年尚有争论。但是,蔡文姬一生,特别是归汉后,继承父亲的遗志,撰写了《续后汉书》,这不能不说是她对祖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据传说,蔡文姬死后葬在蓝田县蔡王村。现蔡文姬墓家高约7米,墓周围林木茂盛。据有关学者考证:此墓非文姬祭之墓。认为这是后人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的内容而建造的假冢。在小说第71回中,把蔡文姬的两个丈夫更名为“卫道阶”和“董纪”,这是罗贯中托蔡琰、曹操之名虚构的。演义毕竟是演义, 所以,既然故事内容是虚构的,当然此墓就不可信。但也有学者考证,此墓乃蔡文姬的真墓。蔡琰墓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http://www.xianok.net/web/ybsx/2003-10/106725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