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和珅、刘墉、纪晓岚的官职分别是什么品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57

我来回答

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4:02

和珅(正一品)、刘墉(正一品)、纪晓岚(从一品)。

1、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

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2、刘墉

刘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3、纪晓岚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清朝*家、文学家。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从一品),以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 

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年内心世界日益封闭,《阅微草堂笔记》正是当时心境的产物。

嘉庆十年(1805年)病逝,时年八十二,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著有《纪文达公遗集》。

扩展资料:

清朝*品级列表:

一、正一品:

1、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2、文职外官:经略大臣(通常由大学士兼任,因事特设,事罢即撤)、大学士衔总督

3、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4、武职外官:伊犁将军、绥远将军

二、从一品:

1、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2、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兵部尚书衔)、驻藏办事大臣(兵部尚书衔)

3、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

4、武职外官:驻防将军、都统、提督、巡抚(加提督衔)

三、正二品:

1、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内务府总管

2、文职外官:各省总督、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山东巡抚、驻藏办事大臣、西宁办事大臣(例兼副都统衔)

3、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4、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盛京总管(副都统衔)

四、从二品:

1、文职京官:各部院左右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2、文职外官:巡抚、驻藏帮办大臣(侍郎衔)、布政使

3、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4、武职外官:副将

五、正三品:

1、文职京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2、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

3、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冠军使、王府长史

4、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六、从三品:

1、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2、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3、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4、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七、正四品:

1、文职京官:佥都御史、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2、文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3、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4、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八、从四品:

1、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2、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3、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4、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九、正五品:

1、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六科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钦天监监正、太医院院使

2、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3、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4、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十、从五品:

1、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各部员外郎

2、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3、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4、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十一、正六品:

1、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太医院左右院判、国子监司业、堂主事、各部院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2、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3、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4、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十二、从六品:

1、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2、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3、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4、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十三、正七品:

1、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监察御史、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各部院七品笔帖式

2、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巡盐御史、巡江御史、巡茶御史

3、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4、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十四、从七品:

1、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2、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3、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4、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官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5:20

  和珅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等等。
  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
  纪晓岚官至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从一品,管国子监事。

  从品级上讲,和珅和刘墉的品级相当,但从权力上来讲,和珅则比刘墉大不止一星半点儿。这因为刘墉虽然也是内阁中堂,但不领军机大臣事。在清朝,只有领了军机大臣事的大学士,才是真真的相(清史稿“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而未领军机大臣事的大学士,只能做执行的工作而不可能参与决策。这和明朝内阁大学士即为相的做法,区别很大。另外,刘墉在和绅在位时,是倍受和绅压制的,以至于当上吏部尚书之后,因不断的犯错而又被贬为侍郎;在被授于大学士后还被皇帝说是做事不认真。直到和绅去后,刘墉才算真正的抬起头来,但这时已然年老知天命了。

  而至于纪晓岚,其实就是一个清流,他的所能发挥出的作用也远没有民间传说的那么大。在他的*生涯中所办成的政事,就是一桩,就是编书。直到和珅死了,他才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而清朝的礼部尚书,只是管文学和祭祀(外交由理藩院管这是和绅的事,科举事由各地学政官管,会试和殿试由皇帝指派),已然完全没了明朝时储相的架势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7:11

刘墉正一品.纪晓岚从一品.和珅正一品.前两者先做人后做官.只有和珅没学会做人就做官了.下场可想而知.没当几年官就被处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9:19

和珅超品,他是公爵。刘墉正一品,纪晓岚从一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21:44

一品大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2 00:25

历史对于皇家秘事才会篡改吧,对于这些*的品级也要一个一个篡改?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