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20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1:21
当时,李白25岁左右,在四川游历了许久,胸怀天下,气吞山河,沿江而下。从四川到芜湖已经走了上千里,虽然有三侠之险峻,但过湖北,出江西,没有太多险峻奇崛的风景,虽然还兴致满满,但已经有些意兴阑珊了。在这个地方突然见到如此景色,那种压抑困顿的心一下子就舒展开来了。
于是,看着眼前的景色,心肠澎湃,绣口一出,将内心的块垒全部抛却。这还不够,眼见着要进入江东地界,无限遐想迎面而来,便不自觉地咏出“天门中断楚江开”。
只这一句,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状况,禁不住要喊一句,“爽”。
这两座山门,像一座水闸,让东流之水踌躇徘徊,便似“碧水东流至此回”。
看到此,心中郁结的不快已经全部挥发,胸中只有无限的希望和憧憬,便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哈哈……两岸青山迅速出现,船速虽然没变,但是心情已经如离弦之箭。畅快淋漓,无尽欣喜,仿佛已经走到天边,徜徉在无限的光影之上。
此时的李白已经有些激动,而他的心和眼都拉到了无限高处,眼前是一副绝美的画卷——大江之上,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就是诗人的视界,这就是诗人的浪漫,这就是诗人无尽的胸怀……
李白是个豪放的人,更是一个豁达的人,虽然家境优渥,但出身并不好,所以不能科举,在仕途上机会渺茫,也正是因为此,他醉情山水,游历大好河山,把一腔的热情都给了自然。
虽有无奈,但也是天性使然。所以,即便是不太壮观的景色,在他的眼里依然会有惊天动地的场景,其实和景色无关,是他自己内心的写照。
在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两岸(在现在芜湖市境内),有一个东梁山和一个西梁山,两座山都不高,都在80米左右。但是,两座小山立在长江两岸,就像两扇门一样。
沿江从上游下来,在宽阔的江面上突然出现这两座山,会让人眼前一亮,觉得自己由此走进一个大门。
虽然山不太高,浪不太急,但是对于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来说,那种迎面而来的冲击是相当壮观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2:39
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望天门山》是一首山水诗.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包括东梁山与西梁山二山,两山夹江兀立,崖峭如削,对峙如门,合称天门山.在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成功地再现了长江中下游天门山磅礴奇诡鬼斧神工的自然美,表现了诗人豪放、傲岸的非凡个性,流露了其一腔爱国热情.
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以天门山与长江的关系,反衬天门山气势的雄峻险要.因为天门天险的独特风姿是“夹据洪流”、扼江而立,因此诗人采用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渲染长江洪流的湍急与威力,进而反衬出天门山的壮丽奇观.在李白看来,“天门中断”是大自然的造化使然,是滔滔的长江之水猛烈冲击所致.
次句“碧水东流至此回”,是指长江在天门山附近流向由东向转北,也暗示了天门山雄视一切、镇慑洪流的威力.“碧水”写出了长江流水之澄清,“东流”是写长江总的流向,“回”字力度很强,极富动态美,既写出了长江到天门山处江水曲折回荡、漩涡丛生的奇险和壮美,又突现了天门山一段江水流向的陡然转变.正是从一个“回”字中,我们才更加深刻地领会出天门山扼江回流的雄伟气势.
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是正面刻划天门山的山势.“两岸”指出了天门山与长江的关系.“相对”二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天门山隔江兀立、崖峭如削、对峙如门、巧夺天工的雄姿,给人以只可仰观的高峻感.一个“出”字,出神入化,化静为动,令人感到郁郁葱葱的天门山生机盎然,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
末句“孤帆一片日边来”,是诗人顺着天门山远眺一幅远景.“孤帆一片”是想以背景的单纯突现“孤帆”之高大.“日边”写出了长江远景浩瀚迷茫,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一个“来”字,又给远景注入了活泼新鲜的色彩和血液,使画面顿显活跃,具有不断变幻的美感.
《望天门山》所展现的艺术画面,不仅以动显静具有动态美,而且用字也鲜亮明丽,熠熠生辉,从而给画面造成一种活泼新鲜、明亮清晰的色彩美.在这首诗中,江水澄碧,山色青青,白帆悠悠,红日喷薄..都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觉.而这些色彩,与诗歌所表现的感情又都无比和谐,表现了这位才华横溢、气度超凡的爱国诗人意气风发的豪放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4:14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稍等
《望天门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诗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全诗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6:05
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思想感情。供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08:13
表答了对天门天的思想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0:38
望天门山表达了李白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李白的“望天门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全部2个回答写回答有奖励
李白的“望天门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来答有奖励
匿名用户
成为第NaN位粉丝
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望天门山》是一首山水诗.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包括东梁山与西梁山二山,两山夹江兀立,崖峭如削,对峙如门,合称天门山.在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成功地再现了长江中下游天门山磅礴奇诡鬼斧神工的自然美,表现了诗人豪放、傲岸的非凡个性,流露了其一腔爱国热情.
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以天门山与长江的关系,反衬天门山气势的雄峻险要.因为天门天险的独特风姿是“夹据洪流”、扼江而立,因此诗人采用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渲染长江洪流的湍急与威力,进而反衬出天门山的壮丽奇观.在李白看来,“天门中断”是大自然的造化使然,是滔滔的长江之水猛烈冲击所致.
次句“碧水东流至此回”,是指长江在天门山附近流向由东向转北,也暗示了天门山雄视一切、镇慑洪流的威力.“碧水”写出了长江流水之澄清,“东流”是写长江总的流向,“回”字力度很强,极富动态美,既写出了长江到天门山处江水曲折回荡、漩涡丛生的奇险和壮美,又突现了天门山一段江水流向的陡然转变.正是从一个“回”字中,我们才更加深刻地领会出天门山扼江回流的雄伟气势.
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是正面刻划天门山的山势.“两岸”指出了天门山与长江的关系.“相对”二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天门山隔江兀立、崖峭如削、对峙如门、巧夺天工的雄姿,给人以只可仰观的高峻感.一个“出”字,出神入化,化静为动,令人感到郁郁葱葱的天门山生机盎然,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
末句“孤帆一片日边来”,是诗人顺着天门山远眺一幅远景.“孤帆一片”是想以背景的单纯突现“孤帆”之高大.“日边”写出了长江远景浩瀚迷茫,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一个“来”字,又给远景注入了活泼新鲜的色彩和血液,使画面顿显活跃,具有不断变幻的美感.
《望天门山》所展现的艺术画面,不仅以动显静具有动态美,而且用字也鲜亮明丽,熠熠生辉,从而给画面造成一种活泼新鲜、明亮清晰的色彩美.在这首诗中,江水澄碧,山色青青,白帆悠悠,红日喷薄..都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觉.而这些色彩,与诗歌所表现的感情又都无比和谐,表现了这位才华横溢、气度超凡的爱国诗人意气风发的豪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