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的“两株枣树”像病句,为什么大家说是千古名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1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1 10:43

提到近代大文豪,不得不提其中翘首鲁迅先生。鲁迅原名周树人,笔下文字苍劲有力一针见血,飘着一层凄厉诙谐的幽默风味。字里行间暗含深意,使人不得不反复斟读,体悟其中的精髓和意义。

两株枣树

作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是迸发着顽强向上的力量,他通过文字来唤醒人们沉睡的思想,把人们从愚昧的边缘狠狠拉回。但在鲁迅先生的著作中,有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却饱受争议,明明看起来是病句的一句话,竟流传千古成为鲁迅先生的又一名句。

这句话就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该句出自文章《秋夜》,是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散文诗。作为开头的第一句话,乍一看多少像是前后啰嗦,多余重复的病句,这句话要是被读书时期的我们给写出来,估计又免不了语文老师亲切的“款待”了。

但是鲁迅先生,一位人尽皆知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难道也犯了同样低级的语句错误吗?我想并非如此,鲁迅先生是一位有影响力的人,弃医从文的他既然选择了以笔为武器,用文字来唤醒世人,那么他便不会肆意胡乱挥洒自己的笔墨。如果非要写点什么,那就写对世人有用的,多余的废话并不像鲁迅先生的作为。在笔者看来这句很多人眼中的“病句”,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孤胆英雄的写照

一个人的作品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评价作品时我们常常会结合当时的背景来对其进行解读。创作《秋夜》时的鲁迅正值年壮气盛,而此时中国北方轰轰烈烈的民主*却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相互勾结统治下瞬间陷入低潮,奄奄一息。比起外部的威胁,内部的*才是最令人痛苦的,“五四运动”的浪潮退去之后,原本统一战线的伙伴们也都各奔东西。

有人高升,有人退隐,也有人前进,但那只是很小一部分人。而鲁迅正是这很小一部分人中的一个。与此同时社会上的某些人正妄图将青年重新拉回到那个故纸堆的复古思潮中去,心中满怀热血和抱负的鲁迅坐于家中,望着门前一派凄凉的秋色不免心生孤寂和悲愤。

外部强大的势力犹如暴风雨般极具毁灭的能力,但是恶势力真能叫我们低头吗?鲁迅看着眼前的两株枣树,写道“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在鲁迅的笔下,枣树代表着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进步力量,代表的是一种傲然、凛然不可侵犯的精神风貌。而这两株枣树也正是孤胆英雄鲁迅本身和一切反抗力量的写照,尽管当时的处境十分险峻,但鲁迅并未因此放弃对光明的追寻。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两遍枣树,既然是两株枣树,为何不直接写“墙外有两株枣树”?在了解枣树所代表的含义后,笔者认为通过对枣树的两遍描写,更能够鲁迅反抗恶势力的倔强和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第一株枣树被赋予了鲁迅坚韧、顽强的精神,第二句枣树则代表着鲁迅所期待的整个社会的进步力量。

因此“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样的写法并不算是重复,反而是作者别有用心,不仅是强化了感情体现出鲁迅对恶势力的愤怒以及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坚定决心,还寄托着鲁迅对黑暗中的光明的期待和希望。也许强调两遍的道理就和我们现在所谓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原则一样。

特性的鲁迅

鲁迅作为一代文人,文学功底十分深厚,而且是个集大成的思想家和*家。写出来的文章也具有别具一格的腔调,鲁迅选择写两遍“枣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语言的新颖来营造当时客观环境的冷清和内心的孤愤。

这句话之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是病句,是因为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句子有所出入,违反了语法常规。而鲁迅先生向来不落俗套,追求创新和新颖,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句话。按照大家一贯的思维写出来的句子也许很难在人们心中激起波澜,文学家普遍拥有的一个技能就是把同样的话换作各种说法,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让人耳目一新,思索良多。

这也就是语言陌生化,“陌生化”即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的常情常理常事,营造出新的“陌生化”的意向从而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者情感的震动。这一理论是由*一位形式主义评论家上世纪20年代所提出的,也就是鲁迅先生写下《秋夜》的同期。然而这一技巧国内的鲁迅早已运用的炉火纯青,不得不说,鲁迅先生的文学造诣是极高的。

最后一方面,这样的一句话之所以会成为千古名句,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即它出自鲁迅之手。类似描写景致的话我想每个人都有写过,然而无论我们写出同样的“病句”亦或是华丽优美的句子也无法拥有此般的名气,因为鲁迅的文字被赋予的意义远超过我们所感知到的,因为我们不是鲁迅,因为被称为“中国魂”的鲁迅只有一个。

之前有一句很火的话就是“鲁迅:我没说过”,因为网上总是流传着一些“鲁迅曾说过”的系列。原本并不出自鲁迅之口的文字被冠上鲁迅的名声后瞬间就被人们重视起来,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一种“名人效应 ”。

但是这里鲁迅带来的效应可不是空穴来风,就像文章刚开头写道的,故说废话不是鲁迅的作风。而这篇《秋夜》所包含的蕴意远远超越我们的感知,一千个读者就有对文章的一千种理解,笔者认为通过结合文章中三方面的因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句看起来病句的句子却成为了千古名句。

每当提起鲁迅,我们想起的便是铮铮铁骨的“中国魂”,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凛然一身的正气,是“有一份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的绽放和无悔。

时代的烙印深深刻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如今的我们拿出来反复斟读,体悟到的也许只有其中的一部分,新时代和旧时代思想的碰撞,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却始终不曾消逝。鲁迅的这句“病句”之所以会成为千古名句,我想也正是因为它被赋予了形式之外更多的特殊意义,以及承载着的那些鲁迅一生中我们不曾触及也终无法切身体会的情感深渊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