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是中华姓氏的泛指和总称。冠以“百家”之名,表示数量众多,涵盖广博之义。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姓氏究竟有多少,很难有准确的统计。流传至今的宋代《百家姓》读本,收录姓氏440个,清代《增广百家姓》增至504个。
图为清代的百家姓古籍:
姓氏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中国早起出现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等。当时的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
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姓 (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姓氏
热心网友
1、因为现行百家姓修订于宋朝,大宋皇帝姓赵,是为国姓,所以赵姓排第一。
2、《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2013年4月14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综合分析,发布当今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在最新版“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张是中国最大群体的姓氏,分别有9500多万人、9300多万人和近9000万人,三姓人群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中国有大约20个少数民族基本上不使用姓氏,仅以人名出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3、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增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因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百家姓》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熟悉它,于古于今皆有裨益。
热心网友
因为百家姓是宋朝时候出的,而宋朝的皇帝姓赵,赵也就是国姓,所以赵就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了!
热心网友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
热心网友
现行百家姓修订于宋朝,大宋皇帝姓送,是为国姓,所以赵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