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幸存者偏差生活例子有保健品有的老人觉得有用、读书无用(人家小学毕业都是千万富翁)、你跟那些抽烟的人说吸烟有害健康,他跟你说隔壁大爷也抽烟,不是照样活到90几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再去查阅一下这个知识点。希望大家能用“统计思维”更加理性的看待我们的生活。
当然“幸存者效应”亦在我们的考研过程中出现。比如某一部分做题正确率很高,感觉这块学习的很好很到位。但并不代表真的掌握了,有可能是题目整体偏简单。
很相似,躺在了自己的舒适区里(之前学习写过一篇文章叫本科都学过这些课本,还用得着再去细看?提到了 这点大家可以去看看)。
幸存者偏差的故事
再比如,*应统专硕,大家被21年真题的时序吓住,结果现在备考22考研的重点放在了时序上。但如果你去看历年真题就清楚,每年都会有新的点出现。比如18考研的辛普森悖论证明题等等。这些以偏概全的情况,导致了大家复习方向的迷失。
再再比如,很多同学觉得贾俊平《统计学》这本书太简单了,统计学这学科没有挑战性,其实简单是写书人厉害把难点写的通俗易懂,但不代表知识点简单。如果你想领悟一下更难的看不到的统计学,欢迎找学长试听,让你更高维看待《统计学》。
今天和大家聊聊传说中的幸存者偏差,相信很多人都只是听过,却并不理解。这个词听上去很高大上,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所谓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所谓的幸存者偏差就是只针对被选择出来的幸存者,或者说成功者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