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一、概述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骨良性损伤疾病,多见于发育期青年人;发病早,病变发展缓慢。病灶可以是单发,也可以是多发,但是以单发病灶多见。颌面部、长骨、肋骨等部位均可见。病变部位骨组织出现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骨钙化差。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常与其他综合征合并发生,或作为其中之一的临床表现。近年来的基础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GNAS编码的α-G蛋白异常有关。GNAS1基因突变导致α-G蛋白异常,cAMP水平升高,IL-6表达水平升高;而IL-6直接导致成骨细胞分化异常,并激活破骨细胞。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导致病人面部形态畸形,部分病人出现功能异常,如视力、听力障碍、咬合功能异常等。
二、临床治疗
目前颌面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外科治疗的目的是以恢复面部正常形态为主要目的。
手术方式分为保守术式和根本性整形治疗两种。
1、保守术式:大部分术式以保守治疗为主,即去除部分病变骨组织。
2、根本性治疗:以恢复常态面型为目的,去除肥大骨组织、矫正面部偏斜,恢复正常颌平面和咬合关系。
保守外科治疗方法,术后病人面部形态有可能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对称、偏颌畸形,部分病人患侧软组织臃肿。所以,这种方法对于病情不稳定期病人更合适。
对于这类疾病的整形治疗,个人体会如下:
1、对于24岁之前病人,我们采取保守治疗,原因在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在青春期之前存在继续增生的可能,施行截骨正颌等大型手术之后,由于病变发展,即便当时治疗效果好,其最终效果也会改变,所以采取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做彻底治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1、部分病人由于病变组织压迫视神经而出现视力受影响,或其他器官功能受影响的情况,要及时解除压迫症状,恢复器官功能。2、面部严重变形的儿童也需要及时治疗,以免严重畸形后给将来的治疗造成困难。
2、对于24岁之后的病人,病情稳定,我们采用根本性整形治疗。如果存在严重偏颌、面部偏斜的病人,我们采用根本性整形治疗方法,施行截骨方法、重建咬合关系、面部轮廓成形、软组织成形手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一般来讲,24岁之后存在自愈的可能,另外,此时病情相对稳定,所以可以考虑上述治疗方法。
3、药物治疗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骨纤维的异常增生,促进骨的正常钙化。这些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雌激素受体阻断药物以及破骨细胞活动抑制剂帕米磷酸钠等。但是,这些药物治疗效果各自存在不同的问题。帕米磷酸钠的长期疗效并不明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激素类拮抗剂和激动剂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如睾内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其中部分药物的副作用对患者的发育存在一定影响。如患者第二性特征发育不良、内分泌水平发生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