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8:3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4分钟前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
溯根求源,论文,其诞生,首先是经验的积累,思维的成熟。
那么,要求所有的学生学习过程,毕业必须“生产”论文,或者“生产”高档次的论文,是学业本分所在,还是拈斤播两、赶鸭子上架呢?!
应试教育的下,绕课本转的我们的学生有多少的经验可谈呢?!
没有经验和实践的论文,有没有实际的意义?!是不是论文?!
大学设置论文BOSS关卡,能不能完成大学学业之竟毕?!
大学的整个过程,大学生有多少机会练习闯论文关卡?!
在毕业终了,设置论文BOSS,学生有没有实战的经验和技能闯关呢?!
【从小学就开始盛行的“抄袭”和浮夸之风】
作文与小学生,论文与在大学生,对个人能力和经验来说,不存在本质的区别。
说个个人的经历吧。
在我上小学时,好像是五六年级,第一次遭遇假期实践作文:要求做好事!举例是帮助养老院老人打扫卫生、帮助老人过马路等等!
我当时在农村,根本没有养老院,也没有那么多的车辆,农村人口相对稀少,更难遇到过马路和老人!
但是开学后,我们都“不合格”的实践作文,被老师点评后,在被老师讲评城市的孩子的范文后,我们农村的生活中有了公园、有了养老院、有了车水马龙的繁华的马路,有了太多的过马路和老人……
为什么会忽然的产生,原因是:我们的学校被列为假期实践和实践作文视察的重点学校!作为“好学生”,肯定会被抽查的我,实践作文是上中专的哥哥代写的,然后老师辛苦的修改的。
但是可笑的是,我的作文是这次视察后最优秀的初中作文。
而我的优秀作文的标杆,不但影响了我,而且整个学校的学生作文。每次作文,我们的世界里都有科学家、都有没有见过的成都市的生活……
所以,其实抄“高大上”的作文,并不是只有大学在独创单行,而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抄着!
其诟病,损害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更损害了我们科学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其实,论文抄袭,还有一个大家都不怎么重视和可笑的浮夸的“实践过程”!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努力做过好人好事,但是我们的好人好事,都是举着旗、喊着口号,为了执照、为了应付活动和检查的。
看照片中的小朋友,我不知道其对奶奶的孝顺,被当做活动,被当作拍照,是在传递孝心,还是在养成孩子追求形式的不良习惯。
大学的论文在追求“高大上”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像献孝心的小姑娘一样,追求所为“高大上”的“实践”过程,这才是“大学论文BOSS关”最大的诟病了!
为了应付和过关,抄一篇论文可能不会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强迫或者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数据,而浮夸地、人为地制造数据、为了证明自己曾经“高大上”的实践过而拍照等等,可能会直接毁了一个人的科学研究和治学生涯!
结果和过程的抄袭,我们培养的就是造假和浮夸的科研人才!
【学生论文抄袭之病,不在学生,而在评价机制】
前一个阶段,被查出的全球知名期刊查出的“78”篇医学造假论文,大部分来自国内的高大上的大学。
这基本上可以算是年度最丢人的事件了!
可笑的是,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协会,不追究我们评价机制的过错,不补救我们行业的评价机制暴露出来漏洞,而是“约谈”外国期刊,责问其制度的漏洞!这真可谓是丢人全球化、丢人PLUS了!
大学生尝试和锻炼写论文自是无可厚非,但是一根筋、一刀切的只要求毕业论文“高标准”,根本就不现实。
大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
好多学校本身就没有学生充足的实践和实验的条件,所以盲目的要求,学生只能抄了!
就像前面说的,抄文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赶鸭子上架,强近学生抄袭整个的研究和学习过程。
这样的培养过程,应该引起我们学生宝宝们的警惕了!
否则你不只是写了假的论文,你上的大学也是会假的了,你将来从事的工作也会是假的!
大学锻炼的机会少。
论文,不只是学术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个性、综合能力成熟和完美的体现。
应试教育中的学生,缺少的是社会的就实践的过程,在论文环节,不强制学生的实践性和综合能力,是教育的和教育过程的失职。
一个高档次的大学、高档次的老师,如果没有完整的论文导向和科学地培养学习过程,不只是老师、大学失职,而是我们在主动滞后科学的教育理念!
一个大学如果摆脱不了论文这样的“机械”的指挥棒,那么这个大学的教育和理念也就什么可以期望的了!
论文要求和标准单一化。
不同的大学、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论文要求。
否则追求毕业论文的合格和高大上就是搞浮夸,逼近学生去抄袭了。
大学的论文应该制定不同的分级考核和分时间段考核的制度。
比如,本科阶段,只要求学年段的学习交流论文就足够了,这样实用,也贴近实际!
重要的不是追求高大上的目标,重要的应该是锻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实践、总结、交流的习惯。
这才是论文的精髓和本质所在!
论文的抄袭和造假,反映的其实并不只是毕业论文的“让学生的学习和培养”得病问题,而是我们大学教育理念和培养过程的“呆板”。说穿了,大学,就是在应付性的完成教育和培养过程。
这样的态度和理念,不是谁尴尬了谁,而是“误人子弟”一代又一代!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认为“查重经济”的发展就是规范学术论文的衍生物。这样其实对于学生们的要求会更高的。虽然很多时候单纯的追求不重复,将各种词语、术语什么的进行修改,是一种尴尬,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要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非要说,“查重经济”尴尬了谁,我想没有别人,尴尬的是我们参与进来的每一个人。
作为一名大学党,深知现在写作业、写论文的流程。很多时候,我们的作业,我们的论文,都是从网上复制粘贴的,当然了,我不否认有很多人是自己写的。但是我相信,像我一样的大有人在。而查重,就是为了避免复制粘贴党的存在的。毕业论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这关乎着我们毕业这件大事。不能应付了事。所以每一个使用查重软件来检测自己论文的人都是尴尬的,自己写的人是为了放心,为了一次就过。复制别人的人是为了不被老师发现,不被系统检测到,要将重复率降到最低。所以,学生们是尴尬的。
对于老师而言,自然是别想着看到复制粘贴式的论文,但是在要求重复率的情况下,很多自己写的论文往往不能过,往往重复率不达标。当老师看到一篇不是抄袭、创新性很强、但是重复率很高的论文时,老师不尴尬吗?为了追求那所谓的低的重复率,让自己的学生将论文改的满目疮痍,这怎能不尴尬?
对于查重,机器肯定是没有太高的能力来完成的,毕竟它追求的是一就是一,追求的是高标准的重复。而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有着不同的说法,别有用心的人稍微一改,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所以,这样的规矩真的有必要存在吗?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排斥这样的一味的要求重复率低,而不要求质量的论文的。所以,我觉得“查重经济”尴尬了我们每一个人!
热心网友 时间:1分钟前
每年的五月对于大学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都是一年中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每到这时就有一大批的学生赶着论文、急着降低重复率以迎接论文答辩,因为这是每个大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若是不能顺利完成可以毕不了业的。
随着学术造假的问题日益严重,学校方面对此展开了严格的检查,每篇论文都需经过精密的论文查重软件,一旦发现重复率不合格轻则打回修改,重则取消论文答辩这个,因此许多大学生都担心自己的论文重复率过高,于是便在上交论文之前通过各个渠道各个网站进行论文查重,这些论文查重都是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收取费用的,所以每年到了毕业季这些查重网站总会有着一大批的经济收入,查重经济由此而生。
但是这种重复率的指标真的就保证了学术的原创性吗?查重指标以及查重经济背后又牵扯出了怎样的实际情况呢?现在的查重软件都是根据复制比例来确定重复率的,然而当造假者将文字通过更改句式、替换文字的方式来“润色”以后这样就不算重复了,这是不是很尴尬?然而更尴尬的是很多原创的论文并没有抄袭行为,但由于查重软件只死板的对照着句子来检查,导致一些原创的论文反而变成了重复率高的“造假论文”,这不是很尴尬吗?
学术造假确实是当下必须严抓的问题,但若是方式方法不对,不仅不能打击学术造假,反而使得造假者越来越舒服,真正的原创学术反而囿于囹圄,最后适得其反,岂不是很尴尬吗?
所以我觉得重复率是一个不太科学的指标,因为文字具有普遍性,通用性的真理性的句子怎么可 能不重复?因此学术界应当寻求新的论文审核途径,更注重论文的核心,而不是单单从文字上来检测是否抄袭。
热心网友 时间:3分钟前
“查重经济”不仅尴尬了学术造假者,还尴尬了滋生学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的。
如果没有学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或此类行为较少,就不会有“查重经济”的产生。在国内,学术造假的代价越来越大(如近期河北职称改革意见出台,将对学术造假实行“一票否决制”)但为什么学术造假的行为还屡禁不止呢?这与国内选优择优的用人方式分不开的~我们由学术成就定优秀,由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级别评职称。而优秀和职称又与待遇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不合理的用人正是滋生学术造假现象并致使其不良之风愈刮愈烈的真正缘由。由此看来,查重经济正是对这一用人的赤裸裸的讽刺。
不过,在尴尬学术造假者的同时,查重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术造假起到作用。查重经济背后的学术查重软件是学术发表的第一道门槛,门槛跨不过去,论文就发表不了,这让学术造假者耗费更多精力去面对如何逃避查重的问题进而让其重新去衡量学术造假的代价。而在这一重新衡量中,肯定会有人放弃原本打算学术造假的想法和行动转向去比较自觉的认真地埋下头去做研究、做学术。如此长期以来,这对国内学术环境向正常和良好方向转变大有裨益,进而让一些国际人士对中国的学术环境大有改观。
笔者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过去和今天一些不配套或者不符合长远建设利益的和肯定会有所改变,国民素质肯定也会有所提高,学术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肯定会有所收敛。届时,即使仍有查重经济存在,那也将是警醒大于尴尬了。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任何领域都是需要有规则来约束的,尤其是在学术领域,如果没有约束机制,抄袭、造假这些学术不端的行为也就成为了冠冕堂皇的学术研究,查重经济的滋生正是因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或者说查重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但这跟设置学术造假的防火墙机制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如果学术研究的诚信能够保持较高水平,各种检测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确保公平公正的基本前提。严格来说,查重经济是因为学术不端行为造成的,而实施这些行为的学术研究着无疑是最为尴尬的,不过对这些能够选择弄虚作假的人来说,根本不会为了所谓的尴尬而放弃学术不端行为的实施,所以查重经济的滋生只不过是对社会现状和学术乱象的直观体现而已。
抄袭也好,造价也罢,都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并拿到相应的学位证书,这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下,几乎是所有大学生的共同选择,但对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对毕业论文的创作是难以完成的,即便是没有任何学术难度的论文,也会因为时间、精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也就在无形之中与毕业答辩产生了冲突,而作为学生来说,既然完成的论文无法通过审核,肯定要寻求其他的解决方式避免拿不到学位证明,这也是查重经济的滋生土壤,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我国现象教育机制造成的学术弊端,毕竟重数据而轻创作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的通病。
学术造假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无论是职称论文还是学生毕业论文,我国的学术造假现象比较严重,甚至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各种权威性的核心期刊甚至能够一次查处上百篇来自中国的学术论文,这也从客观角度凸显了我国的学术不端现象已经非常严重,这也对查重经济的监管和整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学术研究的科研单位,都需要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而立法工作的不到位,也是学术造假得不到有效遏制的主要原因,所以说这些单位和机构要对查重经济的蔓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