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7:3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2:35

  《故乡》教案

  故乡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 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二、体裁:小说
  三、背景:
  1、请问鲁迅的故乡在哪?浙江绍兴。
  2、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他对故乡的什么情感?留恋、喜爱、思念之情。
  3、对鲁迅的故乡你了解多少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了我们一些关于鲁迅故乡的信息,从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到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如何?不仅景美,而且人淳朴、善良、友好。
  4、在这一篇《故乡》中,作者抒发的是这种留恋、喜爱、思念之情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故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糟糕。
  5、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应不断发展变化进步,可为什么故乡会越变越糟了呢?联系课文背景思考。
  时代背景:1911年,辛亥*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注:课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呢?
  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生字词(略)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结构
  1、回故乡(1--5) 少年闰土
  2、在故乡(6--77) 杨二嫂
  3、离故乡(78--结尾) 中年闰土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看提示,请问本文线索?“我”的见闻和感受。
  2.那么贯穿全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哀
  3.千里迢迢地赶到二十年不见的故乡,不是激动、兴奋,而是悲哀,为什么?故乡发生了变化。
  4.那么故乡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才使“我”一踏上故土,就惊呼“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下面我们就通过“我”的见闻来具体分析故乡的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悲哀情绪。
  二.变化
  (一)景
  1. 当“我”踏上故土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2. 这幅“萧索的荒村”图让我感到悲哀,因为“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那么“我”记忆中的故乡又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
  神异的图画(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对少年朋友的敬佩思念)
  小结:曾经美好如“神异图画”的故乡如今却变成了“萧索的荒村”,又怎能不让我感到悲哀?
  “横着”进一步体现萧索和没有活气,反映了故乡的荒凉和冷落。
  第二节写“我”初回故乡所见到的萧索、衰败的荒村景象,烘托出灰暗、凄惨的氛围,揭示了 “我”的悲凉心情,为主人公闰土展示了一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的典型环境。
  (二)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描写:健康可爱:外貌描写
  淳朴:初见,离别时的表现 小英雄
  聪明勇敢:捕鸟、刺猹
  和我的关系:好朋友

  中年闰土:——木偶人
  描写:苍老贫困、迟钝、麻木、愚昧
  和我的关系: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本义为阻隔的墙,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严重的隔膜)
  闰土四次称我为“老爷”,并认为先前的哥弟称呼不成规矩,这表明善良的农民不仅为饥寒的生活所苦,而且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精神麻木,由此“我”产生了震惊、同情、悲哀。
  语言描写中的省略号,表明中年闰土反映迟钝、麻木,无法尽情表达内心的痛苦,这与少年闰土有声有色的描绘、滔滔不绝的谈吐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
  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两者对比非常鲜明,请问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小英雄变为了一个木偶人,使两个情同手足的好伙伴变为了隔着厚障壁的主仆?
  明确: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是封建等级观念,是社会的折磨
  (三) 杨二嫂
  1.分角色朗读有关杨二嫂的文字:“‘哈,这模样了……出去了”
  2.根据作者的描写语句说出杨二嫂的性格特点。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放肆、泼辣
  外貌:精瘦、放肆(“圆规”:借代,突出其外貌特征)
  语言:尖酸刻薄、虚伪
  行为:明讨暗偷、顺手牵羊
  3.塑造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杨二嫂虚伪奉承、尖酸刻薄的话,顺手牵羊、明讨暗偷的行为,说明她已经从20多年前招揽顾客的“豆腐西施”变成了潦倒无聊的可鄙女人。
  着重语言及动作描写,前后对比,衬托主要人物闰土,也反映社会现实,说明辛亥*后农村经济的衰败已经波及到各个方面的下层人民。
  (四)小结
  从这两个人物、三个形象中可以体会到辛亥*后十年间农村经济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
  作者在《故乡》中运用对比手法,着力刻画了景与人的变化。
  景:神异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人:闰土 小英雄 木偶人
  杨二嫂 豆腐西施 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与闰土 好朋友 隔着厚障壁的主仆
  当我离开故乡时,我不留恋故乡的山水,是因为故乡死气沉沉,没有一丝活气,曾经美好如一幅神异图画的故乡却变成了萧索破败的荒村。更使我失望的是与童年好友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高墙,西瓜地里小英雄的形象不见了。曾经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却变成了迟钝衰老的木偶人;曾*静端庄的豆腐西施却变成了尖酸自私的圆规;曾经称兄道弟的好友却成了隔着厚障壁的主仆。所有美好的值得“我”留恋的记忆都被残酷地毁灭掉了,“我”又怎能不让感到悲哀?
  除了悲哀之外,“我”在离别故乡时还想到了什么?
  ——希望
  关于“希望”,在文末作者有一段很精辟的话,你找到了吗?
  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 解释原文。
  “无所谓”——“说不上”。
  2. 你认为希望究竟是否存在?除了希望的存在与否,作者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隐藏在这句话里?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来证明你的观点。
  前后桌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充实、有力。
  3.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辅导。
  4. 小结:罗列观点,其实在这句话中,重要的并不是希望的存在与否,而是后面关于“路”的论述。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阐明了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答:路是人走出来的。
  1. 如果不去走,就肯定没有路。
  2. 只有走了,才会有路。
  3. 引申到其他事情——凡事只有做了,才有希望,才会有未来。如果不去做,那只会一事无成,那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三.扩展阅读
  这样类似的句子,这样的思想,在鲁迅先生其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如:关于“希望”——《祝福》《《呐喊》自序》《药》
  关于“走”——《过客》
  建议同学们在课后,或放假时把这些文章读一读,了解一下先生的思想。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组成一个研究小组,把这个作为一个课题,从你自己的角度出发,探究一下这种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5 12:35

对不起,我不知道!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