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7:35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5 12:55

健康的心理防御的方法有逃避机制、自骗机制、攻击机制、代替机制、建设机制。

一、逃避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比如假装听不见或听不见,假装不知道,当作没发生一样。

二、自骗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极端,邪派的会扮成极正派的,去瞒过自己和别人。合理化作用的,总会为自己找出些理由来自辩。抵消作用的,同合理化作用相似,但不单独用理论来自卫,而是加上具体的运用。

三、攻击机制。

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这类防卫机制有两种方式——转移和投射。

四、代替机制。

代替性防卫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这种代替物有时是一种幻想,因为现实上得不到实体的满足,他便以幻想在想象世界中得到满足,有时用另一种物件去补偿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这类防卫机制分幻想型和补偿型两种。

五、建设机制。

在防卫机制中较好的一类,是向好的方面去做补偿,是属于建设性的,它可分为认同和升华两种类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5 12:56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补偿、抵消和幽默。补偿是遇到挫折后,通过别的事物把因挫折带来的损失从内心体验到行为给予补偿过来。抵消是当*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以另外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来缓解矛盾。幽默也就是自嘲,幽默很容易缩短与周围人的距离,而且能够帮助自己有效地寻求社会支持。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

既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iknow-pic.cdn.bcebos.com/b151f8198618367a6b4a041c20738bd4b21ce534"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151f8198618367a6b4a041c20738bd4b21ce53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151f8198618367a6b4a041c20738bd4b21ce534"/>

扩展资料

否定,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否定”与“压抑”极为相似。

唯“否定”不是有目地的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譬如,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就像沙漠中的驼鸟,敌人迫赶*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把头埋于沙堆中,当做没这回事一样,都是一种否定的表现。

又如春娇与男友志明交往了三年,在订婚的前夕,忽然志明变心了,母亲知道春娇十分爱志明,担心她想不开,就好言安慰她,焉知春娇说:“其实不结,也好,我一向也在担心结婚后怎能家庭与事业兼顾??。”春娇用“否定”的防卫方法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许多人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就常会本能地说“这不是真的”,用“否定”来逃避巨大的伤痛。其他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都是否定作用的表现。

参考资料来源:/ke.baidu.com/item/%E5%BF%83%E7%90%86%E9%98%B2%E5%BE%A1%E6%9C%BA%E5%88%B6/9074452?fr=aladdin#7"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心理防御机制">百度百科-心理防御机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5 12:56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冲突或批评等时,有意识地作出的解释、说明或推卸的心理反应。它包括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认知是指人对自我的认识,即对自己有哪些优势与不足、长处和短处、成功与失败的认识。认知过程的特点是:第一,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认知过程,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人的认知结构对外界输入信息的解释和评价的过程。第二,人在认识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而是主动地对外界的刺激信息进行选择、加工、改造。第三,认知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行为是指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躯体动作的总称。包括人的外显的行为和内隐的行为两个方面。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