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历史沿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23:0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21:23

宜黄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吴国在此设置了宜黄县,得名于县治所在地宜与黄二水的交汇点。县名蕴含了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在1985年,行政区域进行了一次调整,撤销了黄陂、棠阴乡,设立了黄陂和棠阴两座新镇(赣府厅字[1985]160号文件)。随后在1995年,梨溪乡和东陂乡也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梨溪和东陂两镇(赣民字[1995]250号批复)。这一时期,宜黄县由5个镇和11个乡组成,包括凤冈、梨溪、棠阴、黄陂和东陂等。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总人口为205,961人,各乡镇人口分布详尽。随着行政区划的进一步调整,2001年二都乡被改设为二都镇,蓝水乡并入中港乡,白竹乡并入黄陂镇,城南乡和潭坊乡并入凤冈镇(赣民字[2001]509号批复)。这些变化使得县内的乡镇格局有所变动。


到2003年底,全县人口增至21.1万人,此时的行政区划包括6个镇和6个乡。各乡镇的具体行政区域,如凤冈镇的东门路居委会等,也在文中列举,详细描述了每个乡镇的构成和村落分布。


宜黄县的历史变迁反映了其行政区域的演变,从三国时期的设立,到后来的多次调整,直至21世纪初的乡镇划分,都体现了宜黄县发展的历史轨迹。


扩展资料

宜黄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南部。建县于三国吴太平2年(公元257年),迄今有1755年历史,因县址设于宜水、黄水汇合处而得名。距省会南昌158公里、抚州61公里,处在以南昌为中心的2小时、以抚州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十一五”期间吉抚高速宜黄段建设开通后,区位条件将更为优越。全县总面积1944.2平方公里,现设6镇、6乡、2个垦殖场,辖8个居民委员会、138个村民委员会、10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17万。全县通行赣语。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