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9 03: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16:58
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平头沟北地区,流传着一种古老的、稀有的舞蹈形式,被称为“爱社”或“耍鬼”。据传,这一舞蹈源于黄帝与蚩尤之战的传说,黄帝通过装扮成24家“魂头鬼”迷惑敌人,最终取得胜利。为表彰将士们的英勇,这种舞蹈被命名为“爱社”。
每年阴历七月十三,爱社与邻村的三大社都会前往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轩辕庙进行祭祀表演,庆祝黄帝的生日。在众多社火中,唯有爱社获准进入庙内表演,其他社火则限于庙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爱社的一部分演变成戏剧形式,如竹马戏,但原始的鬼傩舞蹈在寿阳得以保留,保留着远古鬼图腾的特征。黄帝的胜利被转化为对“鬼”的崇拜,形成了一种原始的“鬼”图腾。
在明清时期,爱社主要由平头镇沟北村王府勇的表演者进行,但到了清末,传承至韩沟村的韩某。遗憾的是,沟北村的传统已失传,目前韩沟村的韩富林等十余人是仅存的表演者,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也已50岁。爱社的表演由24人组成,包括6名大鬼和18名小鬼,表演中融合了武术动作,如小洪拳,呈现古朴、单调的神秘氛围。
鬼脸面具是爱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工艺复杂,龙头模具和龙形装饰暗示着“鬼”其实象征着龙的精神。面具由纸浆制成,色彩丰富,武士服装则以青色战袍和传统装饰为特色。然而,随着老一辈艺人的年龄增长,鬼傩面具的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这使得“爱社”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山西寿阳的傩舞“爱社”,俗称“耍鬼”, 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民间舞蹈,它借助祭祀鬼神的傩舞形式,表现了“轩辕大战蚩尤”的创世传说和远古人类狩猎时代自然崇拜、人神崇拜、鬼神崇拜的信仰风俗,保留着远古神鬼信仰和祭祀傩舞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