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花鼓戏历史沿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1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05:58

花鼓戏起源于民歌,逐步演化为以一男一女角色表演的初阶形式。据《浏阳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已有童子装扮的丑角与旦角演出,金鼓喧闹,自初旬至元宵夜结束,这表明地花鼓戏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提到,清同治元年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情节与表演生动,这说明此时的花鼓戏已经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演出,演出规模亦颇具规模。早期花鼓戏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随着“打锣腔”与“川调”的传入,花鼓戏开始出现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故事性强的剧目。例如“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至此,花鼓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地方剧种。


早期,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进行季节性演出,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从艺。光绪年间,这类班社发展迅速,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通常采取随班跟师的方式,也有通过“教场”或“教馆”收徒传艺,每场训练数十天,教授三、四出戏。由于花鼓戏曾遭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曾兼演当地流行的戏剧以作掩护,这些戏班被称为“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相继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1981年统计显示,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传统剧目方面,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自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发展显著,不仅整理了《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剧目,还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现代剧。《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剧目已被摄制成影片。音乐曲调方面,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以曲牌联缀结构为主,辅以板式变化。花鼓戏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四类,其中川调(或称正宫调、弦子调)由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打锣腔(又称锣腔)以曲牌联缀结构,结合“腔”、“流”(数板),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类似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的主要唱腔之一。


扩展资料

皖南花鼓戏原为花鼓调,为安徽5大剧种之一,流行于皖南与苏南、浙江相毗邻地区,而以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最为盛行。它是百年前湖北东路花鼓调与河南的灯曲随移民流入皖南,先与皖南地区的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后又接受了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影响,逐渐发展演化而成长的一人富有乡土气息的剧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