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08: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6:38
公元347年,东晋王朝占领巴蜀后,与张氏前凉政权合作,正式与拜占廷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与古罗马帝国的交往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古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意指“丝国”。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两国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三国曹魏初年,开辟了新北道,由玉门关向西北行,经横坑、五船、车师前部,再转入天山北麓,穿越乌孙、康居、奄蔡等国,最终到达拜占廷。公元345至361年间,拜占廷使者多次到达长江流域的晋王朝统治区域,晋哀帝司马丕也派遣使者至拜占廷,双方在丝绸贸易上达成协议,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东晋与拜占廷的官方交往促进了两国文明的交流,影响了各自历史的发展。
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消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桓温在凯旋途中途经县境时,目睹了风和日丽、歌舞升平的景象,深感厌恶战乱、渴望和平。因此在此设郡,并命名为“遂宁”,寓意“平息战乱,达到安宁”。从此,这片位于川中丘陵的红土地便以“遂宁”为名,承载着和平与安宁的美好愿望。
仙居县的历史文化深厚,文物古迹丰富。公元347年设立县时,原名为乐安、永安。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赵恒因县境“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之特色,诏改县名为“仙居”,寓意“仙人居住的地方”,充分体现了仙居县的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