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08: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13:38
康熙帝在即位后,面对南方三藩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整顿朝政,逐步削弱三藩的势力。这包括收缴大将军印,裁撤兵士,严禁欺行霸市和借势扰民,以及解除藩王督管云贵两省事务的职务。此外,他还意识到三藩问题的严重性,着手学习经史典籍,借鉴历朝历史,认识到三藩的性质不同于宋初的开国功臣,而是类似于唐末的藩镇。康熙帝加强财政整顿,筹措军费,扩大兵力,并主动缓和满汉矛盾,以争取民心,为削藩工作做准备。
然而,面对“三藩倶握兵柄”的情况,康熙帝没有贸然行动。尚可喜的请求为削藩提供了机会。康熙帝抓住时机,答应尚可喜的请求,并表彰他的行为。这一举动引发了其他两藩的恐慌。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立即向父亲建议上书请求撤藩。耿继茂之子耿精忠也上书请求撤藩。两藩的请求到达京城后,朝廷内部对削藩与否存在分歧,多数*惧怕吴三桂的势力,主张暂时妥协。但康熙帝认为,与其等待吴三桂蓄谋已久,不如痛下决心,一举削除三藩。于是,康熙帝派遣*前往云南、广东和福建处理三藩迁移事务。
吴三桂并未真正撤藩,而是暗中密谋起兵。在派遣的*到达云南后,吴三桂表面上接受诏书,暗地里拖延动身日期,加紧叛乱的步伐。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使云贵总督甘文翯自杀,扣留折尔肯,自称“周王”,建元昭武,公开反叛清朝。这一消息震惊满朝。面对吴三桂的反叛,康熙帝决定采取措施,布置兵力。他增派八旗精锐前往咽喉要地荆州固守,停撤广东和福建两藩,孤立吴三桂,并拘禁额驸、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及家属,赦免散处各地的原属吴三桂的*,削除吴三桂爵位,并悬赏捉拿吴三桂。
面对吴三桂的叛乱,康熙帝制定了战略方针,以荆州为战略立足点,顶住湖南战场的吴军主力,只对峙而不主动出击;主攻从侧翼入手,先解决耿精忠、*两股主要叛军,然后再集中力量对抗吴三桂。康熙帝并用剿灭、招抚两手,亲自致书*、耿精忠等人,表示只要他们投诚自归,即赦免前罪,仍像从前一样对待他们。*兵变降清,耿精忠投降,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也公开反吴。康熙帝践约,一律优待他们。如此一来,参与反叛的将领和将官纷纷投降,吴军渐渐分化瓦解。
在解决两翼之后,康熙帝开始战略*,进入湖南。康熙十八年正月,清军攻克岳州,势如破竹,一路收复长沙、常德、衡州。至此,湖南、四川、贵州、广西被收复。康熙帝下令兵分三路,进军云南。康熙二十年十一月,昆明城破,历时8年的内战以吴三桂的覆灭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