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07: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22:49
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大瑰宝,《褚氏遗书》是南齐褚澄(公元?-483年)所撰的最早石刻医学论著,收录于《宋史·艺文志》。它揭示了阴阳之气的理论,如《本气》篇详细描述了阴阳气在人体和自然界的时间、部位与运行规律。《受形》篇首次提出男女胚胎形成理论,对医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开创性。
中国的界域石刻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琅琊界碑,它是连云港东连岛上的两块碣形石刻,记录了两汉时期郡县划分和边界划定的重要信息。苏马湾海滨的界石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标注了公元12年的行政区划界限。
在天文领域,苏州石刻天文图是世界上最早的星数最多的石刻天文图,它以北宋观测数据为基础,反映了宋代天文学的高超水平,为研究古代星象提供了宝贵资料。
《熹平石经》是中国最早的官定石刻经本,由蔡邕等在汉灵帝时期校订并刻于石碑上,对规范经书文字和学术研究影响深远。这部石经见证了东汉儒学的兴盛和碑刻艺术的繁荣。
章草的《圣迹图》则是最早的石刻连环画,以120块石头生动描绘孔子生平,展现了明代石刻艺术的高度。
东汉“何君阁道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其清晰的隶书字迹和历史价值对研究古代栈道和汉字演变具有重大意义,可能改写“南丝绸之路”路线的认知。
最后,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展现了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虽具体信息未详,但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广元白花石刻是广元当地民间艺人采用以广元为中心,辐射半径在周围不足约六七十公里的大巴山中,一种罕见的赤(绿)白相间的白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