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0: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4分钟前
既然借荆州(或借江陵)都不大可能是事实,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呢?所有与之相关的说法都源于东吴人的传记,会不会是东吴制造的,其目的在于为东吴偷袭荆州制造理由?初看来这是有道理的,但如进一步推敲,就有问题了:偷袭荆州是不需要理由的。东汉末三国是一个强权时代,汉朝皇帝没有了权威,谁的势力大,谁的军队能打,谁就有理。曹操消灭了那么多军阀和地方长官,并没有为之制造理由;刘备以仁义著称,但进攻四川刘璋时也没有制造什么合理的理由。所以,按当时的逻辑,孙权夺了荆州,就算胜利,没必要捏造什么“借”的。
这理由是存在的,就是偷袭荆州在东吴内部可能有人反对。至少有两种人。一种是如鲁肃那样有着长远战略远光的高人;另一种则是反对在偷袭荆州后不得不向曹魏称臣的武将。
鲁肃极具战略眼光,他的目标不是东吴偏安一隅。在他和孙权见面后,就提出“鼎足江东,以观天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五十四卷)的战略,和诸葛亮隆中对异曲同工,且早于隆中对。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他主张和刘备联合。在那个时候,只有和刘备联合才可能和曹操对抗,单靠孙吴自己是不行的。但是他仍主持由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三郡,争三郡成功了,而且孙刘联盟也没有破裂,这正是他高明之处。而偷袭荆州却造成孙刘联盟的破裂。鲁肃如果还活着,他有可能反对偷袭荆州。刘孙两家大兴兵,曹魏渔人得利,有着极大危险性。从长远利益看,偷袭对东吴也并不真正有利,如果刘备过分削弱,只能龟缩于西南一隅,那么东吴也只能偏安东南,“以图天下”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最危险的是偷袭荆州后,若刘备顷全蜀之兵来复仇,孙吴兵力就得全部都在鄂西川东和刘备作战,曹魏如乘虚而入,可能会灭掉吴国。在刘备大军压境时,孙权向曹魏投降称臣,曹魏大臣刘晔向曹丕进言不要接受其降,说:“(吴蜀)相自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伐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十四卷)孙权命真好,此时曹操刚死不久,曹丕缺乏统一中国的雄才和魄力,没接受此建议,东吴才得以保全。偷袭时鲁肃已死,但是,他在东吴不会没有知音的,对这种危险性不会没有意识;即使偷袭时没看到,刘备兴兵时不会没人看不到这种危险。
在夺得荆州后,刘备兴兵,孙权卑词奉章,贡献珍宝向曹丕称臣。曹丕派邢贞(一个无名小辈)来东吴册封,孙权出迎,邢贞竟入门不下车(五十二卷)。吴将徐盛极为愤怒,以至痛哭流涕(五十五卷)。为了说服第一类有战略眼光的人,安抚第二类因他向曹魏称臣而愤怒的人,孙权最佳方法是把偷袭荆州罪状全放在刘备头上,指责刘备无赖。这样,就有了前面所引的孙说法,说鲁肃把荆州借给了刘备。既然是借的,取回当然是合理的,错在于刘备该还不还。这样能不能安抚那些人,不清楚,但在逻辑上是能说通的。
至于前面引的鲁一说法及鲁二说法,很可能是东吴的史官因孙权这样说了,只好把鲁肃当初所说的话作些改动,迎合孙权。(当经历的事情多了,就会明白,对于大人物,改动历史记载只是小菜一碟。)蜀国好象是没有史官作记录的,至少这一段时间没有,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接受了吴史官的记载。鲁肃在单刀会上所说的(即鲁说法二)和他在当初在赤壁之战前的说法是根本矛盾的,作为一代名臣名将,鲁肃是不会这样不顾面子的,有可能是吴国史官改动过。
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刘备屯兵,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的南郡,东吴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汉基业。后来,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但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