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3: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0:17
中秋节关于月的诗句如下:
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释义: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一样洁白晶莹。
赏析:诗人并未直接描写月光,而是从“暮云”说起,用笔波折。因为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没有这层面纱提前衬托,便显不出如此效果。“溢”“清寒”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银汉无声”并不是简单写实,似乎在说银河本来有声,但过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由此传出。“玉盘”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释义: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赏析:此诗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诗人的一群人望月联想到天下人望月,又由赏月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前两句写景却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同是望月,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各不相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3、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释义: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赏析:“玉颗珊珊下月轮”描述了桂花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场景,交待了诗人所处的时间是中秋之夜,奠定了全诗是充满了轻松,了联想的基调。
“殿前拾得露华新”诗人捡起殿前的桂花,桂花的颜色洁白而新鲜,阐述了诗人是享受中秋之夜的景色的,也表明了诗人此时在人生道路上是顺畅的,描写了诗人赏月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