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垄断理论基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0:4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34分钟前

西方自然垄断理论经历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成本次可加性三个阶段,对自然垄断出现和存在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规模经济强调,随着企业总产量的增加,单位生产成本趋于下降,形成优势地位。这意味着,固定成本的摊薄,使长期平均总成本降低,从而产生规模经济。当行业满足社会对长期平均成本降低的需求时,自然垄断现象出现。规模经济解释了产品单一领域行业的自然垄断。


范围经济指,企业多元经营,通过共同生产多种产品降低成本。单独生产产品的企业会亏损,最终形成垄断局面。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指出,范围经济产业也可能产生自然垄断。我国学者普遍赞同这一观点。范围经济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产品具有综合性领域存在的自然垄断。


成本次可加性是自然垄断产生新基础。夏基、鲍莫尔、潘泽与威利格等人认为,即使规模经济不存在,或平均成本上升,只要单一企业供应整个市场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总成本之和,自然垄断就成立。自然垄断的定义或最显著特征是成本的劣加性。也就是说,平均成本下降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成本次可加性理论提出,自然垄断根源得到进一步理论解释。我国学者对此持基本赞同和认可态度。


扩展资料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而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