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7: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14:45
最近在读书,读到“执念即是地狱”的时候感受挺深,到是感觉和我很久以前读的一个故事有相似之处。故事是这样的“苏学士去拜访禅师,两人对坐注视对方,禅师问他你看见了什么?苏学士说我看见了一坨屎。他问禅师您看到了什么?禅师说我看到了一尊佛。苏学士顿感明悟……
这样的场景,大家应该很熟悉,因为每天都在上演。好多存在家庭,或是朋友,情侣之间,一个早安对方没有回应就开始了。这出大戏,角色常更换,但情节从来不变,总是按部就班,有时是内心独白剧,有时是双人秀,当然也经常是大阵容、大制作。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我很喜欢书者的的另类解读,即是你把别人想成那样,你自己就坠入地狱;如果彼此都把对方想成那样,关系就坠入地狱;如果一群人把另-群人想成那样,社会就集体坠入地狱。而这些“想”, 从来都不是全部的。
这念头一动,从此因果相生,纠缠激荡,共食恶果。所以才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就是要人时时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慎之戒之。修行之人讲究的“戒”,最主要的就是不要乱想,这是一切“戒”的源头。自古以来,菩萨少、凡夫多,但过去的凡夫,自作自受而已。人一旦陷入自我的思维模式、情绪模式和行为模式,就业力缠身;-群 人的业力纠缠,则陷入共业;身处共业的人,对看不见,也没兴趣,即使铁证如山也不信,继续上演“罗生门”。
如今又有一一种论调:在公众事务中,可以温良恭俭,但绝对不能让。但人人都不让,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难道不是地狱?人到底要“让”什么?难道不是让出自己的“执念”?因为执念是一切“对立相”的源头。必须有人先放下执念,才可能重建人与人的连接,才有机会-一起从地狱中解脱。谁先做?除了自己还有谁?
(部分文字摘于书者内容,算是一篇读摘后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