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7:4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天前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6年,由美籍意大利裔天文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等人提出构想。这一设想的初步实践是在1978年,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具备成像功能的X射线天文卫星——爱因斯坦卫星,为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后续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积累。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研制工作持续进行。然而,1992年由于预算削减,设计不得不作出调整。原本计划的12个主镜被精简为4个,同时减少了2台终端设备。轨道设计改为椭圆形,最远点达到地月距离的三分之一,这旨在避开地球辐射带,但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卫星出现故障,由于无法通过航天飞机进行维修,可能会带来挑战。


尽管面临这些困难,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研发并未停止。耗资巨大的15.5亿美元,原名先进X射线天文设备(AXAF),在1998年,为了纪念美籍印度裔天体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的杰出贡献,正式更名为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1999年7月23日,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开始了它的太空之旅。它的运行轨道是一条椭圆,近地点1万公里,远地点14万公里,周期为小时。在轨期间,操控和运营工作由史密松森天体物理台负责,这标志着其正式投入了对宇宙深处的探索之中。




扩展资料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缩写为CXO)是美国宇航局于1999年发射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是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第三颗卫星,目的是观测天体的X射线辐射。其特点是兼具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谱分辨率,被认为是X射线天文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间望远镜,标志着X射线天文学从测光时代进入了光谱时代。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