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7: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2:14
在分析了1981年注浆失败的教训后,制定了1985年的注浆方案:
1)提高了注浆压力。1981年注浆压力20~30kg/cm2。1985年注浆除检查孔压力17kg/cm2外,注8、注9、注11、注13 四孔的压力均达45kg/cm2。注6 斜孔压力达70kg/cm2,孔底压力达100kg/cm2以上,相当于水压的3~4倍。
2)增加注浆孔,加大注入量。1981年虽有注浆孔7个,但分布不合理,真正起作用的(出水点附近)只有注3、注5、注6三个孔,1985年注浆,有注8、注9、注11、注13、注6斜,检查孔计6个孔位于出水点周围。该6孔共注入砂、石子298.3m3,水泥1757.6 t为81年注水泥总量的1.76倍。
3)多道防线,层层设防。为减轻出水点的负压,又施工巷1、巷2、注14、巷3、巷4等5孔穿过巷道,对巷道注浆,共注砂、石子376.9m3,水泥965.15 t。担心对出水位置估计错误,又在皮带大巷头两侧施工了注10、注12两个孔,并注砂31m3,水泥341.55 t。
1985年共施工注浆孔13个(包括注6 斜),进尺4482.15 m。总计注入砂和石子697.1m3,水泥30.3t,另有观测孔2个,即巷5和N130孔,进尺683.8m。
排水过程中观测巷5孔水位最大降深为11.31m,说明了巷3、巷4注浆效果很好。水闸门打开以后,实测其漏水量0.2m3/min。N130 为二灰观测孔,说明该出水点注浆质量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