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7: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6:32
口敕一词,源于古代,最早是口头宣读诏敕之意。据《南齐书·垣崇祖传》记载,崇祖离任后,皇帝曾派遣荀伯玉以口述的形式传达边防事务的指令,要求他在夜间出发,不得推辞东宫的职责。
在唐代,河东公镇守并州时,面对皇帝的询问,他表达了对远在方州的弟弟嘉祐的牵挂。皇帝听后,直接口授命令让张嘉祐担任忻州刺史,显示了帝王口头命令的直接和高效。
口敕在历史文献中也常被提及,如《北史·王劭传》中提到,王劭担任著作郎长达二十年,专司国史编写,他的《隋书》中就包含了许多口头诏令的记录。白居易的《缭绫》诗中,皇帝派遣中使传达的口头指令,更体现了皇家对丝织品样式的严格要求。
到了宋朝,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十六日》中所述,楼上传来的口勅,有时会带来特赦令,足见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