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8: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03:19
只有世上最不负责任的父母,才会选择“溺爱”孩子!
溺爱是什么?
在中国人的家庭里,这是一个闻之色变的词。
因为,在无数杜撰出的故事里,成功人生,都与穷养相关。失败人生,都与溺爱有缘。这种对比简单易懂,又因为政治正确,千百年下来,成为集体无意识,被我们所有人奉为真理。
于是,一旦提起,人人诛而杀之,人人喊而打之,人人避而行之。
但事实上,真正的“溺爱”,就是一个细雨润尘、春风拂面的自由之境。
它意味着:尊重孩子的欲望,不延迟满足,不压制需求,不控制你的想法,不制约你的发展,理解和支持你的决定,认为你是一个理性而健全的人,而不是任我揉捏的物。
如果父母做到了,对孩子不仅无害,反而有福。
比如著名的巧克力事件。
一个孩子喜欢吃巧克力。
父母觉得会长蛀牙,对身体不好,于是不给,要孩子节制,不给予他满足。
但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得失权衡,也没有是非判断,他们能感受到的,只是大人的情绪——刚刚爸爸大声吼我,太可怕了,我去找妈妈,妈妈也不理我,谁都不要我,谁都不爱我。
他们会觉得恐慌。
越恐慌,就越想要。
因此,父母的这种拒绝,不但不会减少孩子对巧克力的摄入,反而带来他对巧克力的病态向往。
他会在家里到处找巧克力。
他会省下所有零花钱(甚至会偷钱),去买巧克力。
也会因为一块巧克力,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
后来,妈妈听了心理医生的建议,买来了一箱巧克力,放在儿子的房间,敞开,任他自由地吃。
儿子惊喜不已:“妈妈,这是给我的吗?”
“是的!”
“全都是你的!”
“我可以吃吗?”
“当然,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但神奇的是,孩子反而不想吃了。
他从最初的每天吃十几块,到吃几块,到吃一两块,到最后,巧克力已经不具备特殊吸引力了。
而妈妈克制住了自己,只是在他吃得不舒服时,告诉他一个事实:“巧克力里面,有一种咖啡因,吃多了容易让人不舒服。”
没有评价,也没有打压,而孩子反而懂了。
以后的某一天,妈妈吃了三块巧克力,孩子说:“妈妈少吃,吃多了不舒服!”
这种物质的满足,会让他们形成客观的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而不至于因为匮乏,将渴望本身,也当作了物质的价值。
中国父母都喜欢在孩子说“要”时说“不”,为什么呢?
一来因为无知。
二来会带来爽感。
无知是因为,我们都以为,拒绝或延迟孩子的满足,会让他学会珍惜,也让他明白,不是任何东西他都能得到的。
但事实上,这种态度不明,会让他更疑惑,到底孰好,孰劣?到底孰可为,孰不可为?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要去游泳!”
妈妈看了看天气,说:“快要下雨了,不要去!”
孩子不懂得判断。他只知道,他合理的欲求被拒绝,感到委屈,以哭闹来发泄:“就要去,就要去……”
妈妈被吵得不耐烦,说:“行行,你去你去,淹死了别怪我!”
孩子达到目的,出门了。
但他不仅没有认识到下雨天游泳不好,反而对母亲有了一肚子怨毒。
并且,学会了以哭闹为手段,来达到他的目的,哪怕再不合理,他知道,只要他撒泼,他大叫,他砸东西,父母就会满足。
渐渐地,他就被父母定性为“坏孩子”。
但换一个方式呢?
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去游泳!”
妈妈看了看天气,说:“好的。不过天快下雨了,妈妈陪你一起去,在游泳池边等你,你如果游得不舒服了,马上就和妈妈说好吗?”
孩子和妈妈一起出门。
外面雨势渐大。
孩子一入水,就感觉不对劲,爬到岸边来,对妈妈说:“妈妈,我好冷,我不想游了!”
妈妈用备好的大浴巾帮她擦干水,一句都没有责怪,只是说:“嗯,下雨天游泳太危险了,我们回家吧!”
以后,孩子通过这一次试错,就懂得了下雨天不能游泳,同时相信母亲对她永不放弃,永远在她身边,永远爱。
因为被爱,她也会爱其他人,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长大之后,情商也会很高。
对孩子强硬地说“不”,会让父母很爽。
因为,拒绝本身,会带来“老子能做主”的快感。
只是,你不敢拒绝领导,不敢拒绝同事,不敢拒绝合作伙伴,不敢拒绝二奶情人小三……只敢拒绝你的孩子,因为他最弱小,也最不可能反抗,你一旦嘶吼一声,“不!”孩子马上就缩三缩,立竿见影,效果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