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销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8:4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对书籍的审查达到了极致。全国的图书需接受严格检查,不仅明朝对清朝不利的文献被禁毁,连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历史描述也遭到篡改。据统计,查缴并销毁的书籍超过三千种,总数超过七十万部,与四库全书所收录的书籍数量相当。最初,朝廷对明朝野史深恶痛绝,后来连宋人对辽金元的描述,明人对元朝的记载,只要论点偏颇,都被提议销毁。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等人的著作被列入,即使稍有放宽,也要求改动违禁内容,而钱谦益等人的作品则受到特别严厉的审查。


据统计,乾隆时期被销毁的书籍数量庞大,接近三千种,六、七万卷,接近四库全书现收书的数量。吴晗曾指出,《四库全书》的编纂导致了古书的大量流失,甚至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其可能影响愚民而遭到禁毁。如此严格的,使得一些记载民族抗争的作品,如吴三桂的檄文、《扬州十日记》和《嘉定屠城记略》在本土消失长达二百多年,直到从日本发现。清的“汉化”行为,尤其是对士人民族意识的压制,比历代外族统治者更为阴险和刻毒,正如鲁迅所说,满汉界限的区分并非书籍,而是清朝统治的暴力和奴役。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对与清代统治者利益冲突的历史和文学作品进行了大范围的剿灭,连北宋南宋的作品也不幸被波及。编纂者对反映和战斗精神的作品刻意删减或篡改,对于必须收录的作品,也大量修改,以抹去可能的敏感内容。例如,岳飞《满江红》中的“胡虏”、“匈奴”被改为“飞食肉”,张孝祥作品中描绘占领孔子故乡的“膻腥”被改为“凋零”,陈亮的词作中“耻臣戎”被改为“挽雕弓”,辛弃疾作品中“寄奴”被改为“宋主”。这种篡改不仅涉及音律,更是出于对统治者尊称的维护和奴才心态的体现,鲁迅对此深感痛惜,认为《四库全书》的传播旨在压制中国士子的骨气,阻碍了社会进步。


扩展资料

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乃至株连九族的重罪。历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据记载,仅庄廷鑨《明史》一案,“所诛不下千余人”。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就有10多起较大的,被杀人数之多可想而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