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1-28 02: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3:37
国考公告已公布,本文将深入解析报考条件,确保您清晰了解。
*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主要招录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则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包含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等单位,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军队服役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的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可以报考,但不算做应届生。
2023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留学回国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2021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报考仅允许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的职位。留学回国人员报考时需提供学位和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如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可以报考。
2023届高校毕业生应以其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报考;其他人员均应以其已获得的最高学历报考。
基层工作经历时间的界定包括在各类单位工作、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参与项目研究、从事灵活就业等情形。
省级及以上机关借调、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等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参加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可以报考仅允许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省级及以上*机关、监狱等职位年龄一般为18-35岁,应届硕士、博士放宽至40岁。市(地)级及以下年龄一般为30岁,应届硕士、博士放宽至35岁。特警职位年龄为25岁,狱医等职位放宽至35岁。
确保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准确无误,每个身份证只能注册一次,密码需妥善保存。
社会在职人员一般无需填写,招录机关有要求的除外,根据成绩单填写主要学科成绩。
可通过智慧团建网或关注青春北京微信公众号查询。
建议精确到门牌号,以便后期联系。
预备党员填“党员”,起始日期为支部大会通过接收日期。
学生档案在学校,已工作的人一般存放在家乡的人才交流中心或公司。
考生可自行选择参加笔试的省份或地区,考试地点由计算机随机分配。
如无特殊规定,国家承认的第二专业可以报考,但大部分岗位要求主修专业报考。
在招录机关审查前可更改,通过审查后不可更改。
籍贯是祖籍,户籍所在地市为当前所在地。
已由公司缴纳社保,无法以应届生身份报考,除非续学历。
先看专业大类,利用大类报考,无合适岗位可考虑学科类目或三不限岗位。
是的,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私企工作也算基层工作经历。
切勿美化,提交材料需真实准确完整。提供虚假信息将取消资格,涉及伪造证件等将严肃处理。
本文旨在解答疑惑,祝您国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