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3: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14:57
《故事新编》是鲁迅于1922年至1935年创作的历史小说集,共八篇。这集小说以神话、传说及历史为蓝本,经过改编,既遵循文献史实,又不被文献束缚,展现出现代意义。作品采用“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喜剧性地穿插虚构人物、现代语言、情节与细节,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其中,《铸剑》是《故事新编》中的重要篇章。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中的《三王墓》为蓝本,讲述了主人公眉间尺为复仇而踏上不归路的故事。小说结构按照传统叙事手法,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眉间尺满十六岁那晚,因挑逗老鼠而引发其母对他复仇的引导,展现出眉间尺性格的优柔寡断与母亲坚定的复仇决心。第二部分则讲述眉间尺进京城寻仇失败,遇见侠士宴之敖者愿意替他复仇,眉间尺因此成长并献上宝剑和头颅,情节荒诞而充满正气。第三部分是*,宴之敖者以古怪的楚歌引导楚王,上演一出幻彩复仇剧。第四部分则为尾声,揭示复仇后的荒谬结局。
小说中人物形象鲜明。眉间尺作为复仇者,优柔寡断,心智与体力不足以成为合格的复仇者,但他勇于献出宝剑和头颅,是成长的过程。宴之敖者则是一个大智大勇、除暴安民的剑客侠士形象,他疾恶如仇,帮助眉间尺复仇,不图任何酬报,展现了智慧与勇气。
结尾构思深刻,通过“三头难辨”和“大出丧”两个虚构情节,消解了复仇的神圣、崇高和诗意,展现出了荒谬与滑稽。全民“大出丧”形成全民狂欢节,三头并装于灵车,彰显出复仇悲剧的顶点,强调了复仇的无效与可悲。这种深刻性体现了鲁迅对复仇主张的怀疑与批判。
《铸剑》中的“剑”意象贯穿始终,既是宴之敖者无形之剑的化身,也暗含鲁迅自己形象的暗示。宴之敖者的超人气质、金属气质和锋利刚强的性格,象征着鲁迅对斗争和复仇的信念。小说以“剑”为线索,描绘了主人公的复仇之路与成长,同时也对复仇本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