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簧管发展概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8:4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22:21

单簧管,别称“黑管”或“竖笛”,在国际上通用名称为“克拉尔奈特”。它的历史可追溯至十七世纪末,源于古希腊,但在十九世纪末才传入中国。最初的单簧管是芦笛的演变,没有按键和喇叭口,仅有七个音孔。德国制造师约翰·戴内在17世纪末进行了革新,安装了两个键子和喇叭口,使得单簧管发展之路开启。巴托尔特和约瑟夫·比尔等人随后分别增加了键子和音域,到1791年,格扎维埃·勒费福尔甚至添加了第六个键子,单簧管技术逐渐成熟,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在此时诞生,单簧管开始在乐队中发挥作用。


1812年,缪勒成功研制出十三键单簧管,使演奏者技巧大幅提升,被称为缪勒体系。1839年,克洛泽和布费合作改进了单簧管,引入了勃姆活动圆键体系,推出了历史上的第一款勃姆式单簧管。这一时期,单簧管的基本构造得以确立,至今仍为大多数演奏家所使用。19世纪初,贝尔曼出版了第一本单簧管教程,标志着单簧管教学的规范化,而罗扎诺夫等人则进一步推动了专业教学的发展。


扩展资料

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