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9:3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是诊治血管性疾病的发展方向。目前,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多数血管外科及介入科医生都尽可能首先选择腔内开通。在腔内治疗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顺利完成下肢血管的开通。

现介绍如下:

1、如何选择入路

合理的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股浅动脉近端病变,多选择对侧股动脉入路;对于股浅中段以远病变可选择对侧股动脉入路或同侧股动脉顺行入路。当选择对侧股动脉入路时,应用翻山鞘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有助于腔内治疗的顺利进行。

2、如何进入股浅动脉

能否进入股浅动脉是腔内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如何确定股浅动脉开口的位置至关重要。根据我们的经验,术前通过仔细研究下肢CTA或MRA影像资料,在轴位图片上多数可以找到股浅动脉开口的位置。在术中通过变换造影机头的位置,多次造影,大多数可以显示股浅起始端。如果反复造影无法定位,可以参照对侧股浅动脉开口的位置,一般是对称性的。

3、如何将导丝通过闭塞段

对于下肢动脉血管长段闭塞,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开通:

(1)直接开通。

(2)捻钻法。

(3)内膜下成形术:通过导管导丝配合在病变近端管壁上,以锐性切割内膜形成夹层,使导丝进入夹层中间向病变远端分离,直至再次突破内膜进入远端真腔。

(4)对于病变钙化严重,导管导丝无法通过者,可尝试机械超声消融法开通。

4、如何自内膜下再回到真腔

利用顺行的导管导丝技术,通过导丝成袢,同时控制近端单弯导管的方向,从不同方向尝试;通过闭塞段远近段分别穿刺、双向会师技术;通过特殊器械OutbackRe-entry导管返回真腔;采用双球囊扩展技术帮助导丝返回真腔等。

5、如何处理动脉硬化闭塞继发血栓形成

当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时,常常合并血栓的形成,在进行腔内治疗时常出现血栓脱落致远端动脉栓塞的问题。通过前期置管溶栓,将较新鲜的血栓溶掉,显露出原狭窄或闭塞病变,后期再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形式多样、形态复杂、不同治疗方法的结果也不同。因此,临床工作中,根据不同的病人,进行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