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河北省植物保护学会是河北省植物保护工作者的群众性专业团体,工作上属河北省科协领导,业务上受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指导。河北省植物保护学会会员也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会员,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颁发会员证。它是一个群众性社会团体,经省民政厅审批备案。它的领导层和管理者,是由会员推举的理事会选举产生,报省科协批准。
学会成立于1961年3月24日,最初归属河北省农学会,植保学会是二级学会。首届理事会成员16人,由季良同志任理事长,石振亚、尹善、齐奎吉同志任副理事长。学会在1978年恢复并作为一级学会由省科协直接领导,理事会由石振亚教授任理事长,尹善、王焕如、张秀峰同志任副理事长,尹善同志任秘书长。到1984年,会员发展到254人,会员登记和新发展会员共有110人,学会恢复初期在本省的省级有关单位和部分地、市单位发展吸收了一批会员。
期间,植保学会曾一度又归属省农学会,成为二级学会,1991年8月在开展社会团体登记之际,经省农学会报请省科协批准,又恢复为一级学会,并在省民政厅办理了社团法人登记注册手续。学会在43年来,经过新、老植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组织了多次专题考察、学术研讨会、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推广植保新技术,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学会桥梁纽带作用和学术团体优势,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知识,发展植保科学技术。
河北省植保学会自建立至今一直挂靠在河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共有会员400余人,分别来自河北省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和植保产品生产企业等。学会组织机构健全、合理,会员分布广泛,素质普遍较高,学会工作没有专职人员,大家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肩负着学会的管理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发挥集体智慧,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拨款的同时,认真履行学会的责任,发挥学会在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开拓进取,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内容,增强社会知名度,从而争取企业的支持。
学会学术交流是其工作突出特征,共召开年会及大型综合性学术研讨会24次,在会上印发或汇编成册的交流论文1477篇。学会与挂靠单位及河北农大植保学院在业务上结合紧密,共同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学会面向基层,努力做好科普宣传工作,组织了生物统计,摄影技术,抗病遗传育种等技术的专题培训,使植保技术人员迅速提高了业务水平。学会与省微生物学会、昆虫学会联合举办了害虫生物防治技术讲习会,培训了本省地市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科技人员,促进了害虫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学会组织会员编写出版过《粮棉攀登新台阶》、《实用植保技术》、《北方主要作物病虫害实用防治技术》等,为普及植保技术增砖添瓦。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入,农业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植物保护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但目前,植物保护领域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因此,明确WTO框架下我国植物保护面临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针对当前我国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并实施我国入世后植物保护对策,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促进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将是学会面临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