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13: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8:34
在桓公六年,楚武王侵犯随国,派遣薳章求和,驻军瑕地等待回应。随国派少师董和谈。斗伯比向楚王建议,指出汉东地区,随国势力最大,若随国扩张,小国会离散,对楚国有利。他提议让少师展现势力,使随国分心。熊率且则认为季梁在随,建议等待季梁的反应。斗伯比坚持少师能成功。
楚王拆散军队接纳少师。少师请求追击楚师,随侯同意。季梁劝阻,指出天正助楚,楚师虚弱可能是诱敌之计。他强调,小国能对抗大国,关键在于小国遵循正道,对民忠诚信实。祭祀之礼应体现民生的全面、畜生的繁盛、疾病少、物资丰富,以及季节无害、民和年丰、上下皆有嘉德。季梁提出,若民众无主、鬼神乏主,即使君王祭品丰盛,也无法得到福佑。建议修政亲兄弟之国,或许能避免灾难。随侯听后,感到恐惧并改正政事,楚国不敢进攻。
本文所记的是楚征伐随过程中的一节。随国的贤臣季梁给随侯的进谏,说出了“民为神主,先民后神”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