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黛玉都是作者眷顾的美貌才女。但后人为什么多贬钗赞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12:5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0:35

长恨红楼言未尽,百年情醉梦中人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钗黛二人,一个长于德,一个善于才,一个是山中高士,一个是世外仙姝,均是曹公笔下天地灵秀的奇女子。虽文中多有赞宝钗、压黛玉处,但通篇读下来后,读者却往往爱黛弃钗,何故?

宝钗之于宝黛两人的爱情,就像是现在抢了闺蜜男朋友的第三者。宝黛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他们之间的心意,几乎大家都心知肚明。那黛玉一生用情至深,因寄人篱下而敏感、因孤苦无依而伤怀,上无父母扶持,下无兄弟相帮,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唯一的只有宝玉!而一旦知道连宝玉都没了,心碎情殇,惟有一死!无论读了多少遍红楼,看到潇湘馆焚稿断痴情、苦绛珠魂归离恨天时,还是忍不住泪落心疼。不论与宝玉成婚是否出于宝钗的本意,她都深深的伤害了曾经的好妹妹,成为了*死黛玉的最后一把尖刀。这也许就是很多人扬黛抑钗最直接的原因吧!

曹公写文,往往隐晦极多,尤其写宝钗,多以褒扬明示,但细读下,又会发现很多暗喻之处,这也是为啥会有那么多学者一生致力于红学的研究,越读越深意。


初读红楼,感觉宝钗哪哪都好,容貌美丽,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而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爱使个小性子。

文中第五回写道:……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皆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

又读红楼,发现宝钗有点不好。机智却偏于心计,善解人意却偏刻意讨好,守礼却言行不一……

再读红楼,则发现宝钗心思缜密,几乎是步步为营。

第二十七回道:……况且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小红,她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钻古怪的丫头……

看过一句话,大概是说:把好的写坏不难,难得是把坏的写好,还让你看不出来坏,这就高明了!对于看过87版电视剧的人来说,很多人喜钗而厌黛,因为宝钗的形象塑造的太完美,把书中明眼写的好,表现的淋漓尽致。放到现代的社会,宝钗无疑也是赢家。

但我仍偏爱黛玉多点!可能人的心性总是偏向弱者,也可能是喜欢她的纯粹、喜欢她的才情、喜欢她的娇俏,还可能是对她用尽一生所爱,却求而不得的心疼……

潇湘死别,蘅芜生离,都是薄命之人,终究没有赢家!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