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11: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5:36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即胃肠炎型、败血症型、病灶感染型和无症状带菌型。其中,胃肠炎型最为常见,约占80%。该型的潜伏期通常为8到24小时,发病突然,主要症状包括高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和频繁腹泻。体温通常超过39℃,可以表现为弛张热、稽留热或不规则热型。腹泻次数从数次到30多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可能为不消化的稀便、黄绿色粘液便、水样便甚至带脓血,且有明显的腥臭味。新生儿患病时,可能会排出白色大便,这可能是由于胆总管和十二指肠乳头部炎症引起的胆汁排泄受阻。
严重的腹泻会导致婴幼儿迅速脱水,电解质失衡和酸中毒,甚至出现休克的危险。大便显微镜检查会发现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而大便排菌时间长,大部分患者都能在粪便中培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大约半数患者会伴有呼吸道感染,如咽部充血,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败血症和泌尿系统感染,这些可以通过血液和尿液培养进行证实。然而,肥达氏反应在诊断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方面的帮助较小,而血清中检测到鼠伤寒沙门氏菌抗体的凝集方法反应通常为阳性。
值得注意的是,胃肠炎型鼠伤寒通常为自限性疾病,国外一般不建议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在国内,对于婴儿和新生儿,特别是病情严重的,多数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然而,具体治疗方案需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