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12: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22 00:46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三、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四、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性,是学生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这样坚持训练并将预习要求,读书方法适时渗透,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2.鼓励学生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