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甘露寺,又名常素庙,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哈达村,创建于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由寂成和尚创建。寺址选自吉地,寂成和尚在外参学多年后,返乡时于此地发现“蛇盘兔”之象,视为祥瑞,遂发心搭茅安暂住,开始募建。后经多次修缮扩建,形成了现今的规模。甘露寺占地面积约38亩,布局严谨,组合别致,遵循唐宋佛寺规模,融合明清两代群体寺院特色,坐北朝南,正殿三重,中轴线南北,道路宽敞,绿树成荫,专线班车直达临河市内,为游客提供便利。山门两侧有高2.5米的石狮一对,山门殿为五间单层翘角,雕梁画栋,工艺精湛。
甘露寺主体建筑包括山门殿、大雄宝殿以及钟鼓二楼。山门殿为五间单层翘角,工艺精湛,门楣镌有“甘露寺”三字,为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题。大雄宝殿基座全用石条砌成,高3.3米,上覆汉白玉栏杆,石雕图案清晰美观。大殿高21米,面积达742.9平方米,为双层重檐,檐下斗拱密致,歇山式屋顶,琉璃瓦覆盖,翘角悬铃,随风作响。大殿供奉华严三圣,全用香樟木精雕而成,高4.5米,佛座2米,背光8米,均为手工雕刻,工艺精湛,法相庄严。
殿内还设有海岛观音、五百罗汉壁画,以及众多殿堂配饰,如厢房、祖师殿、客堂、伽蓝殿、斋堂、上客堂等。东侧有报恩堂、功德堂、西归堂、三学堂,西侧有讲经堂,内供缅甸玉佛,精美庄严,收藏大藏经一套,共48函,上千册经书,供僧人研读。殿堂内挂有名人的字画数十幅,殿堂内的陈设汇聚了高价值的佛教文化。
前有念佛堂,供奉阿弥陀佛,设有禅凳、拜垫、香案供具,供僧人念佛清修。后有玉佛殿,供奉2.5米高的汉白玉佛三尊,两侧为阿难、迦叶尊者,法相庄严,洁白无瑕,装有背光,雕刻精美,造型古朴。殿内后墙有大型壁画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工笔流畅,人物清晰,引人入胜。两侧壁上画有16尊者,神态各异。
西院建有僧舍30多间,僧舍环拥,廊敞轩明,曲径通幽,供僧人住宿。甘露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为佛教徒提供了修行的场所,也成为了内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汉传佛教圣地,吸引着国内外僧侣、居士、善男信女和游客前来礼佛、参观。
常素庙,顾名思义,就是常年把斋吃素,不吃荤腥。常素庙,又名甘露寺,为汉式庙宇,砖木结构,四合头庙院。主殿瓦脊,飞檐、斗拱、藻井,雕梁画栋,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正面是殿,东西两侧为房,是内蒙古境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汉佛教寺庙。1951年,庙被部门征用,和尚全部还俗。1980年之后,落实党的宗教,该寺庙重新得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