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晶事件反转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18:36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7:15

经过12天的调查,“山东苟晶事件”的调查结果在7月3日公之于众。调查结果表明,苟晶本人放弃了1997年志愿填报机会选择了复读,而其个人身份及当年的高考成绩被高三班主任邱印林女儿邱小慧冒用,后者在当年以苟晶的身份被北京煤炭工业学校录取。在1998年的高考录取中,并不存在苟晶被他人冒名顶替上学的问题。

乍一看,邱印林的行为并没有在结果上对苟晶造成伤害,只是“捡了别人不要的破鞋给女儿穿”,甚至在苟晶复读期间为其伪造档案、提供便利,颇有“赎罪”之意。因此,一些网友对其态度由先前的愤怒、指责,转为同情,颇有种想为其“洗白”的态势,苟晶甚至因拒绝与登门道歉的老师见面而被批“得理不饶人”。

这样的反转,是十分值得警惕的。欲为邱印林“洗白”的网友,应该是做了一个道德的加减法。邱印林冒用苟晶的高考成绩,是不义,而其后为苟晶提供便利,算是正负抵消。然而,苟晶事件背后的受害者至今已经很难追究,是否有人因邱小慧的“插队”而失去上学的机会,是否有人因为苟晶那一份伪造的档案而录取结果受到牵连,至今已难以追究,三言两语也难以道清。况且,虽然这种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功利主义在社会上广为使用,但其也并不是毫无缺陷的。就算假设苟晶事件从结果上看完全没有受害者,也无法掩盖邱印林利用职责之便和关系谋取便利的事实,也无法改变渎职和破坏社会规则的本质。道德不能也不可能以简单的加减算法进行衡量、计算,行为本身就具有了一定道德上的性质,这一性质是无法抵消的。

而网友对于苟晶的态度,从原来的一致的同情、支持中,开始出现了失望、指责的声音。

苟晶事件调查结果与之前公众认知出现较大的偏差,包括高考成绩的真实性和大学录取过程的正常性。虽然苟晶事件本身并不算是一则反转新闻,但与先前认知的过大偏差,揭开了公众对于媒体公信力的伤疤,引发了如此强烈的反应。这其中,包含着对于职业操守、教育公平、媒体公信等社会性话题的讨论,以及对于人性复杂议题的探讨。对于该事件不同方面的看法,仁者见仁,但任取一方面的结论以偏概全甚至模糊事件重点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一事件的重点始终应是落在教育这个沉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上,事件的核心不应被的浪潮埋没。

在苟晶事件中,职业操守、教育公平、媒体公信等社会性话题交织,也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对于事件的讨论,应当关注问题的本质,而非过分关注个别人物的行为和评价。教育的问题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这应当是关注的焦点。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