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干涉,高中教科书上“略”讲的知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24 18:1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24 20:10


高中物理选修一教材中薄膜干涉这一知识点往往被略过,但实际上它在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学资源的不均衡使得学习效果大不相同。下面,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个"略讲"的内容。


首先,薄膜干涉的基础可以通过一个更直观的示意图理解。想象一个梯形肥皂泡,因重力而呈现上窄下宽。当单色光垂直照射,光线会经过两次反射,并在两表面产生干涉。当薄膜的厚度满足特定条件时,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具体是:



当薄膜厚度为波长的一半(x = λ/2),出现亮条纹,是干涉最亮处。
当薄膜厚度为波长的整数倍(x = nλ,n为整数),出现暗条纹,是干涉最暗处。

梯形形状使得条纹呈现出明暗交替。当使用不同波长的白光,会观察到彩色条纹,颜色顺序与干涉条纹的间距有关。


理解了反射和干涉机制后,我们可以应用到增透膜和增反膜上。增反膜的厚度使得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反射增强,透射减弱;增透膜则使光程差为波长的一半,反射减弱,透射增强。


劈尖干涉,也称等厚干涉,利用光的干涉测量平面的平整度。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化,可以测量微小的长度差异,甚至几分之一波长的不平度。


牛顿环现象则涉及光的干涉和透镜的形状。条纹的密集程度与斜率有关,斜率越小,条纹越疏,反之则越密。这在选择题中体现为牛顿环中心的亮暗变化,即A和C选项正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