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母担忧词语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2-24 20:1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02 14:05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儿行千里母担忧"(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这句话深刻描绘了一种深深的情感纽带。它意味着,当孩子离家远行,无论走得多远,母亲的心总是牵挂着,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们的安危和生活担忧。这是一种母爱的体现,体现出母亲对子女无尽的关心和爱护,体现出母爱的真挚与深厚。

这句话出自清代褚人获的《隋唐演义》第二十四回,其中提到:“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被用来形容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即使孩子已经远离家乡,母亲的担忧之情也未曾减少。

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如清·姜振名的《永庆升平前传》第40回,也有类似的描述:“逢年过节,老太太时常想念,不过是儿行千里母担忧。”这种现象在很多传统家庭中非常普遍,是母子情感联系的重要体现。

"儿行千里母担忧"通常被用作成语,用作宾语或定语,特别是在描述母子关系时,常与“母行千里儿不愁”形成对比,强调母爱的无私和孩子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这种情感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母爱的鲜明写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