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饭怎么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50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17:25

做法

大米适量咸肉适量卷心菜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黄酒适量

1咸肉洗净后切片;卷心菜洗净后切片;米淘净后泡半小时的水备用

2锅中放入少量油,待油温热后将咸肉倒入翻炒几下倒入少量的黄酒,不停翻炒直至酒烧干

3倒入卷心菜,翻炒,一直炒到大多数已变软

4倒入之前浸泡过的大米

5炒匀后加入适量的鸡精

6刚才翻炒的东西全部倒入电饭煲内胆,加入适量的水用手指沾点水试一下味道,如果有淡淡的一点点咸味则不需要再加盐,如果没有味道则需要放一些盐

7按下煮饭键

8咸香绵软的咸酸饭出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17:25

相传河曲人吃酸饭,始于北宋,那时辽兵常常入侵,老百姓为避兵祸逃入深山,有时候泡好的米丢下,几天后回来舍不得丢掉就凑合着煮粥吃,结果味如酸奶,黄亮坚韧,又能,于是用心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在15度以上温度下侵泡4——8小时后澄出汤即做成酸粥,盛夏时一日三餐多以此为食。河曲家家户户炉台上有一“浆(酸)米罐”,子孙相沿,爱莫能舍。

酸粥的品味极佳,如辣椒菜抹酸粥、芝麻酱抹酸粥、烧茄子抹酸粥、烂腌菜就酸粥、红腌菜等很入味,河曲民歌唱:“山药酸粥辣椒椒菜,你是哥哥的心中爱”。夏天吃上酸粥不口渴,是的良食,肠胃好,久吃不厌。外乡人初来河曲不想吃酸粥,和当地人结过婚,久吃不厌。河曲民歌唱:“喝上酸米汤不口渴,想妹妹想的心难活。”

糜米也有好赖之分,上羊粪糜子金黄刚坚,捞捞饭结疙瘩,米汤黄绿色。锄搂过的糜黍出米率高,耐熬,能多做出饭。有农谚“锄搂八遍,八米二糠”。常吃精米酸饭的人,脸色红润,皮肤细嫩,手感绵光,洁白、水色美观,漂亮,惹人爱。民窑:"寺墕的糜米,唐家会的蒜,五花城的闺女不用看。”河曲酸饭名扬省内外,流传内蒙古。河曲人能离开乡土妻儿老小,但离不开浆米罐。“走西口”上包头,后套,都流传吃酸饭。为出门人保安全,河曲人在包头街上成立“浆米罐社”,走口外的人们找上“社伙”好办事,安居方便。“浆米罐社”每年还要唱一台戏,当地人也不敢欺负。民歌唱:“西口路上没好饭,西包头找浆米罐。糜米捞饭豆腐菜,你是哥哥心中爱。”

河曲人一年四季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酸米罐;祖祖辈辈大人娃娃都爱吃酸米饭。酸米饭分为酸粥、酸捞饭和酸稀粥。河曲人一般早上吃酸粥,中午酸捞饭,晚上酸稀饭。酸米饭含有乳酸菌,生津止渴,消食健胃,清凉泻火,口感极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酸捞饭的副产品——酸米汤。中医认为,米汤乃米中精华,具有益气、养阳、润燥之功效。我敢说,酸米汤是世界上一流的饮料。遗憾的是这么好的饮料还没有进入市场;这是一个有待开发而很有前途的项目。尤其在盛夏酷暑季节,山区农民到远地劳动时,总要带上酸涝饭和酸米汤作为野地午餐,他们吃饱喝足后,躺在维系着他们命运的黄土地上,面对高高的蓝天和辽阔的旷野,放声唱上几曲“二人台”就这样有效地抗拒着酷暑的煎熬,就这样品尝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河曲歌手辈出,靓女如云,据说那非凡的歌喉和漂亮的容颜与吃酸饭喝酸米汤密切相关。有人说:河曲吃酸饭正如火的加工取代了茹毛饮血,是一种文明,是一种进步。我觉得此论甚妙,此论其高!可以说:酸米饭和“二人台”小戏一起构成了河曲文化的“县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17:26

据《河曲县志》记载:相传在北宋年间,辽兵经常入侵。一次,老百姓泡好了米,正要做饭,忽然兵至,老少出逃。几天后还家,舍不得丢掉浸泡发酵的老糜米,将就煮粥权且充饥,可是出人意料,作出的饭异香袭人,黄亮坚韧,酸甜可口。因此推而广之,延续至今。做酸米饭的原料是糜米和山药。山药不用说。就说糜米,糜米是河曲的一种土特产。曾有史料记载,在某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埋有已经碳化的糜谷,由此可见其源远流长。可能正是因为此,人们给糜米前面冠之以“老“字,通称“老糜米”。由于它的个头介于小米和大米之间,还可以叫作“中米”。糜米的母体——糜子在《辞海》里被称作“禾祭”。《吕氏春秋·本味》一书中对糜子就有这样的评价:“饭之美者………阳山之禾祭”。由此说明,糜子早在先秦时代就受到人们的赞美和偏爱。经历了大自然数千年优胜劣汰的变迁,它至今在河曲的五谷杂粮中占据着独特的优势地位。糜子不选择地势;不苛求水肥,即使在陡峭、贫瘠的山地上亦能顽强生长,即使遇上特大干旱,它都能忍受别的作物无法忍受的煎熬,农民们说:“糜子只要捉了苗就有一半收成”。因此,糜子就成为十年九旱的河曲农民战天斗地的制胜法宝。糜米也就成了河曲人世代相袭,经久不衰的传统主食。糜子可做粥,也可做米饭。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用糜米做一盆“间年老饭”,期盼来年有余。糜米肩负着如此神圣的使命,不免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据科学家测定,糜米含有粗蛋白、糖,、磷、钙等18种氨基配,在禾谷类中含粗蛋白最高的。酸饭就是用糜米泡制加工而成——怪不得河曲人不管走多远,离本土有多久都离不开酸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17:27

山药酸粥:黄金颗颗浆罐里,先下山药后下米;山药瓣瓣绵腾腾,糜米颗颗坚铮铮。

浅释:山药去皮切成块,先煮半熟,然后将已经浆酸的糜米下锅。熟了就酸腌菜吃,菜里放辣椒,是河曲的一大美食。

葫芦酸粥:精米酸粥黄葫芦,酸甜可口糖葫芦;白米洋面我不吃,葫芦酸粥赛坐席。

浅释:山区的旱地葫芦,切杀夹刀,篜煮胶粘,干沙甜蜜,非此不得吃粥。

红薯酸粥:红薯酸粥甜似蜜,烧上茄子抹上吃;酸甜相交奶奶饭,五香烧茄拌上蒜。

浅释:河曲的红薯七十年代开始种,吃红薯酸粥并不年长。茄子产于沿川乡镇,古年间就有茄子抹酸粥的习惯,烧熟去皮,调油盐醋加蒜末和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6 17:27

酸粥的品味极佳,如辣椒菜抹酸粥、芝麻酱抹酸粥、烧茄子抹酸粥、烂腌菜就酸粥、红腌菜等很入味,河曲民歌唱:“山药酸粥辣椒椒菜,你是哥哥的心中爱”。夏天吃上酸粥不口渴,是的良食,肠胃好,久吃不厌。外乡人初来河曲不想吃酸粥,和当地人结过婚,久吃不厌。河曲民歌唱:“喝上酸米汤不口渴,想妹妹想的心难活。”

糜米也有好赖之分,上羊粪糜子金黄刚坚,捞捞饭结疙瘩,米汤黄绿色。锄搂过的糜黍出米率高,耐熬,能多做出饭。有农谚“锄搂八遍,八米二糠”。常吃精米酸饭的人,脸色红润,皮肤细嫩,手感绵光,洁白、水色美观,漂亮,惹人爱。民窑:"寺墕的糜米,唐家会的蒜,五花城的闺女不用看。”河曲酸饭名扬省内外,流传内蒙古。河曲人能离开乡土妻儿老小,但离不开浆米罐。“走西口”上包头,后套,都流传吃酸饭。为出门人保安全,河曲人在包头街上成立“浆米罐社”,走口外的人们找上“社伙”好办事,安居方便。“浆米罐社”每年还要唱一台戏,当地人也不敢欺负。民歌唱:“西口路上没好饭,西包头找浆米罐。糜米捞饭豆腐菜,你是哥哥心中爱。”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